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杭州 >

文化临平丨非遗文化:亭趾高跷

发布时间:2022-05-12 11:26:00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高跷,汉魏六朗百戏中称“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始称“高跷”,俗称“踏高跷”。 “高跷”又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我国各地和各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 “高跷”因舞蹈者需要在脚上绑着长木跷或者是踩着长木跷来进行表演,故而得名。 “高跷”需要人踩在长木跷上,故技艺性极强,表演时形式活泼,动作多样,极具喜庆色彩,深受群众欢迎。

  高跷的产生据说是人嫌自己长得不高,采不到那些高大的树上所长的果子,从而有聪明人想出办法,用长木跷把自己的双腿接高,便能轻易采到树上的果子。人们发现踩着长木跷行走很是好看,故久而久之就发展到现在的高跷艺术。

  “亭趾高跷”历史悠久,是一种庙会节庆期间的民间娱乐活动,在周边地区极具知名度。据传,“亭趾高跷”创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一代一代地在民间传承了下来,至今已有着一百多年的传承历史。

  “亭趾高跷”的表演,在当地民众中被称为“踩高跷”或者是“踏高跷”,她伴随着庙会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而产生,是旧时传统庙会中一项常见的表演活动。表演时,舞蹈者先要进行化妆,一个个全都化妆成古代传统戏剧的人物形像,有生、旦、净、末、丑等各种角色。上高跷时,还要进行固定,人踏在踏板上,从踏板起到膝盖以下小腿部分,全用绑带紧绑牢固。

  “亭趾高跷”在表演时还分有文跷、武跷两种,文跷以走动为主,人踩在高跷上行走自如,并双手舞动随着音乐节奏踩出秧歌舞步;而武跷则要展示跳高、劈叉、踢腿等高难度动作,做武术性、竞技性表演。“亭趾高跷”还有高矮之分,矮一点的高跷一般用来作扭秧歌表演,高一点的高跷只能来回走动,偶尔踢一下飞腿。“亭趾高跷”最高的高跷达到四米以上,需要有多年表演技艺的人才能踩上去。

  “亭趾高跷”的表演一般由十数人不等组成。其中由训练有素的青壮年农民分别扮演梁山好汉108将的高跷表演最有特色,这些高跷演员分别化了妆,手持符合人物角色的各种道具,双脚踩着2-3米不等的木跷,个个居高临下,昂首挺胸,队伍浩浩荡荡,游行于各种庙会和元宵等节庆活动,旁边还有专门和锣鼓队伴奏,敲打自由调。队伍所到之处,一时间,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2006年12月,“亭趾高跷”被列入第一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