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的“叔叔”志愿者 靠“比划”做流调的老师 志愿者的辛苦都没有白费!
浙江文明网讯 (见习记者 方锶逸)
导言:一碗热热带汤的宵夜,一场视频前的“无声”流调,一个由三人扩大到70多人的爱心捐赠群……流动补给车暖胃又暖心,“爱心捐赠驰援上虞”群消息响个不停,“浙”份温暖,背后是一位又一位坚守在“疫”线的他们。
流动补给车 暖胃又暖心
近日,夜间杭州的气温降到了个位数,一线的防控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岗位。他们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不少热心居民和爱心企业纷纷给社区送来物资,泡面、汤圆、暖宝宝、姜茶……这么多爱心物资,如何让一线人员第一时间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呢?

据拱墅发布报道,杭州市拱墅区石桥街道的党员志愿者们想出了一个好点子。他们借用了一辆三轮车,开起了流动夜宵车。12月18日晚7点,满载着企业居民捐赠的姜茶、汤圆、泡面、矿泉水等物资的流动物资补给车插着党旗就出发了。

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唐慧说:“晚上十点多,我们基本上把石桥社区的十几个卡口都跑了一遍,大家都很欢迎。能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送点热腾腾的食物暖暖胃,我们感觉挺开心的。”
朋友圈 “战疫”青年如此分享
核酸检测现场的秩序维护、搬运物资、分发药品……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真干起来却不容易。“刚来的时候,对整个小区的分布不了解,所有工作都是新工作,需要不断去摸索”,据中央台浙江总站报道,12月7日早上6点左右,张志锋进入宁波镇海区临江小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工作强度大、条件艰苦,当时为什么要报名到临江小区呢?张志锋说,在武汉暴发疫情的时候,他看到很多医护人员、志愿者逆行出征,内心很感动。现在,他希望自己也能为宁波的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在分发物资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探出头来喊‘叔叔,你们辛苦了’,当时那一个瞬间,我确实是比较欣慰的。”张志锋说。

虽然被小朋友称呼为“叔叔”,但在长辈眼里,出生于1994年的张志锋可能也还是“小孩子”。在聊天截图里,张志锋的叔叔张炳生写道:“在困难面前,还真让我看到了年轻人的另一面。说真话,以前对他们还是确实有些成见的。”张炳生认为,现在不少年轻人从小在长辈的呵护下长大,自己几乎不用操心什么,所以让人觉得他们做事只为自己考虑。但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身边的年轻人冲锋在前,让张炳生既惊喜又感动。“只要社会需要,他就能担得起来、冲得上去。并不是我们原来想的那样,他们什么都不管。只是我们做长辈的没有给他们机会,原来我们大包大揽地都做了,造成了一种错误的感觉。”张炳生说。
前线 “室友”兼老公已经去战斗了
“保卫战开始!”“室友上前线了,接下来将有时日无法相见!给娘仨准备好晚餐匆匆离去……愿早日归来!镇海加油!”前几天,怀孕7个月的镇海区中心学校教师许烨烨连发了朋友圈。据宁波日报报道,她说的“室友”,其实是她的丈夫,在镇海区教育局教育二科工作的薛海东。那天下午,薛海东和其他几位同事一起接到了支援蛟川街道迎周村的通知。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许烨烨心里有点懵。“这得多少天才能回来啊?家里就我一个大人了,要带8岁的大宝,要照顾肚子里的小宝,还要给班上的孩子们上网课……以前家务活都是薛老师干,饭是他烧,陪大宝运动和学习也是他的事,接下来我该怎么办……”许烨烨有些不知所措。

此时,薛海东正一趟趟去超市、菜场采购东西,把家里的冰箱塞得满满当当,还准备了大宝的零食,提前烧好了晚餐:一盘虾、一盆鱼,以及锅里炖着的牛肉。看着忙进忙出的丈夫,许烨烨突然安静下来:“当脑子里的那一片空白和纷乱过去以后,我想起了从朋友圈和新闻中看到的很多信息,知道当前形势比较严峻,知道薛老师去做志愿者是应该的。以前看到‘舍小家顾大家’这句话,总觉得那是别人的事情,这次理解了,就算我们普通人,也会遇到这种时候。”
薛海东说,这段时间在镇海,和他一样的志愿者太多了,他只是其中之一。大家都想在抗击疫情中尽一份自己的力,守护自己生活的地方,希望能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流调 视频前无声的坚守

流调,是疫情防控的关键。自疫情发生以来,绍兴市上虞区特殊学校教师金海锋加入了流调队,配合做好聋哑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的流调工作。金海锋通过嘴型、手势、书写等多种方式,详细做好每一名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的行程记录。
爱心群 捐赠信息响个不停
“柯桥九月里餐饮公司捐1000箱矿泉水、100床棉被,越城区北方人饭馆每天可提供100份饺子,诸暨正宗瓦罐烤梨200份……”刚去上虞送过一趟爱心物资的马骥,回到店里,倒了一杯水,还来不及喝,手机里的“爱心捐赠驰援上虞”群就响个不停,马上他就又开始着手统计新一批的捐赠名单了。

据越牛新闻报道,马骥是绍兴越城区一家餐饮店的老板,同时他也是越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当他看到绍兴各地的医务工作者都去驰援上虞时,也想着为上虞做点什么。12月10日,马骥和两个朋友组建了一个“爱心捐赠驰援上虞”群,把平时一些关系要好的餐饮老板拉进了群。当天,群里的爱心人士就开始分工筹备。第二天一早,100份盒饭、100瓶矿泉水、100瓶消毒水,还有若干方便面和八宝粥就被送到了上虞抗疫一线工作人员手中。

“一开始是我们三个人、后来是三十多个人,现在变成了七十多个人。”马骥告诉记者,没想到这个群的人数越来越多,现在群里不只有餐饮店老板,还有企事业单位的爱心人士、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的工作人员等。
(浙江文明网综合拱墅发布、中央台浙江总站、宁波日报、中新浙里、越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