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中国好人榜”浙江省候选人公示

发布时间:2021-12-06 11:16:24 来源: 浙江文明网

  “环保雷锋老人”传承雷锋精神40年——曹荣安

  曹荣安,男,汉,193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金华市工行退休职工,金华雷锋事迹馆馆长(创始人)。曹荣安1982年投身环保事业成为一名志愿者,2001年创立金华首个环保组织—金华绿色之友,2010年创办全国首个“雷锋文化”主题民间雷锋馆,40年来,曹荣安传播仁善之美、践行雷锋精神,个人公益捐款80余万元,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600余场次,向国内外各界人士宣扬雷锋精神达20万余人次。被世人称为“环保雷锋老人”。他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环境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浙江好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两次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躬身环保志愿播种“两山”理念

  1982年受《将来一滴水将与血液等价》邮票感触,曹荣安投身环保事业成为一名志愿者。1998年退休后,曹荣安更是全身心投入环保志愿工作,他利用微薄的退休金创建金华首个环保组织——金华绿色之友,40年如一日,在湿地日、地球日、环境日等节假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饮用水源地、污水处理厂等地开展环保科普与宣传活动,带头参加尖峰山植树、保护母亲河(婺江)清洁行动、人民广场洗脸等志愿服务活动。为了让宣传演讲更生动,他自制环保道具,自编环保顺口溜,用行动传播绿色理念。40年来,曹荣安先后前往四川、重庆、山东、上海等18省市交流宣传,亲赴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学习交流,应邀参加“2010亚洲儿童联合营活动”,数次带领志愿团队与俄、蒙、日、韩等国的环保组织进行经验交流,把两山理念、绿色理念根植国人心中同时,让世界看到中国环保力量,环保作为。

  创办雷锋场馆宣扬雷锋精神

  有军旅生涯的曹荣安对雷锋有特殊的情节,在他心里,学雷锋,是一辈子的事,不但自己要学,还要传给后人。2010年,他几乎耗尽了自己一生的积蓄,收集了1万多件各类学雷锋藏品、资料,创办全国首个“雷锋文化”主题民间雷锋馆。为了让场馆有生机有活力,他发起成立了金华雷锋事迹馆志愿者委员会,设立“雷锋讲堂”,组建“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开展慰问环卫工人、福利院老人等活动,积极提供藏品支持全国各地雷锋馆创建工作,2020年创新举办“网上雷锋论坛”,把金华学雷锋的做法传播到了全国,成为传承雷锋精神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新高地”。

  践行无私奉献引领志愿服务精神

  目前,金华雷锋事迹馆志愿者委员会有13名委员,有2300余名志愿者,感召他们集中起来的,就是曹荣安。40年,他累计捐赠80余万元的个人退休工资与奖励资金用于雷锋场馆建管,累计开展宣讲2000余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600余场,带动10余万市民、志愿者、学生参与到“广播雷锋精神”队伍中来。谈及荣誉与成就,这位83岁的老人感慨万千,“一路走来不容易,是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这些年最大的感受是学雷锋的人越来越多,未来更应只争朝夕、与时俱进,用实际行动更好地传播雷锋精神。”

  救火英雄18年挽救无数生命财产——陈根生

  陈根生,男,汉族,197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湖州吴兴区埭溪镇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队长。参加工作18年来,他始终战斗在灭火救援第一线,累计执行灭火救灾、抢险救援任务790余次,其中增援160余次,救出被困人员81人,挽回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成功制止和避免火灾爆炸事故20余起。他曾获中央政法委“平安英雄”、第五届“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2021年“浙江好人”、浙江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

  越是艰险越向前

  从一名部队战士到全身心投入消防事业,从保家卫国到赴汤蹈火守护百姓平安,对于陈根生来说,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甘于奉献、一心为民的满腔热情。

  从部队退伍至今,一直从事消防救援工作18年,面对一次次的急难险重任务,他始终战斗在灭火救援第一线。2018年9月初,在吴兴金盖山上,因人为捅烧马蜂窝引发了一场山林火灾,他与队友们连续奋战三天三夜,终于消灭了这场火灾。

  常年的训练和积累,让陈根生每每在出现险情时,总能沉着应对,指挥救援,化险为夷。2020年3月17日,杭宁高速青山路口往杭州方向货车着火,他接到指令迅速出队,5分钟到达现场。现场浓烟滚滚,价值200多万的电池眼看就要被大火吞灭,他带领队友冒着电池爆炸和电池短路触电的危险,及时有效地在30分钟内扑灭了火灾,为了确保电池不会阴燃,等高速路政部门把货物清理干净后,他才带领队员们撤出现场。类似于这样的抢险救援和灭火战斗,在他18年的消防生涯中数不胜数。

  见义勇为成网红

  2021年“五一”小长假,在队里值了三天班的陈根生,正驾车带父亲前往江苏泰州去看望多年未见的外婆。返程高速途中,一辆小轿车引擎盖冒起了浓烟。出于职业敏感性,他当即立断,先将自己的车子停在了距离事故车辆50米左右的应急车道上,背起放在车后备箱里面的细水雾水枪,赶上前协助驾驶员进行起火扑救。他的家属也很有安全意识,立即拿出后备箱里的三脚架,放在距离车辆后面几百米位置,示意过往车辆注意避让。

  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他成功将火扑灭,保住了一辆价值近20万元的小轿车。车主很激动,一定要拉着他留下电话,却被他拒绝了。而这一幕,被一名路过的车主用手机拍下,并发到了抖音上。一时这一幕成了“抖音同城榜TOP5”,调休消防员父子一起帮助灭火有310万人观看。CCTV-13、CCTV-12、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等20多家媒体聚焦陈根生父子在高速救火的事件。CCTV-13新闻频道主播点评他为“时刻准备着时刻守护着”,这是一名消防员的本色,也是一名“浙江好人”的暖意。

  曾经,他是一名军人,肩负保卫国家的使命,现在,他是一名消防队长,担当守护辖区百姓的责任。曾经,他青春年少、热血沸腾,把年轻的时光奉献在部队,现在,他依然激情昂扬、内心澎湃,用最大的热情在家乡续写辉煌。他就是“消防老兵”陈根生,也是百姓心中有呼必应的“最美守护者”。

  “最美医生”生前扎根一线治病救人逝世捐赠遗体造福世人——陈菊梅

  陈菊梅,女,192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天台,原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专家组组长、主任医师、教授。她是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她与可怕的传染病缠斗了63年,成功救治患者数十万人,创造了我国传染病防治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她连续2次获得中央保健委员会“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中作出了优异成绩”奖状,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干部保健工作特殊贡献奖”“最美医生”、原总后勤部“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一代名师”“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巾帼抗非典先进个人”等荣誉。

  她忠党爱国,信念坚定,始终是一面旗帜

  1958年11月,陈菊梅同志调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302医院)。从那时起,她就扎根这个“传染病人离不开,工作人员不愿来”的地方,把自己的人生坐标定格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矢志成为新中国传染病防治领域的拓荒者。

  几十年来历经国家建设、改革、发展各个阶段,无论是遭受政治风波的影响,还是直面市场经济的诱惑,她对党的信仰和感情从未有过任何动摇。特别是“文革”动乱时期,担任科领导的陈菊梅,在受到排挤和打击,不能参加会诊和组织生活的情况下,始终对党赤胆忠诚,对人民充满感情,就在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过程中,仍竭诚为当地贫苦农民送医送药、查体治病。

  就是这样一种忠诚和信念支撑着她数十年如一日,战斗在这个与病毒较量、与死神抗争的“病毒窝子”,成为军队传染病防治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她鞠躬尽瘁,锐意创新,始终是一种姿态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她积劳成疾,先是患上扁桃体炎,后又患上肾小球肾炎。为消除炎症病灶,安心科研攻关,陈菊梅先是摘掉了扁桃体,之后割掉阑尾。

  1972年,年仅47岁的陈菊梅又忍痛割爱,分3次把满口牙齿全部拔光。当家人和同事劝她珍惜自己的器官时,她却说“如果能摘掉我国‘肝炎大国’的帽子,即使摘掉我身上的全部器官,也值得!”

  经过8年的艰辛努力,她成为国内首先发现并应用五味子降酶的第一人,这一成果相继衍生出50多种国家级降酶药物,全部成为目前乙肝降酶的主要药物。她带头研制的降酶保肝新药“六味五灵片”、“复方鳖甲软肝片”、“赤丹退黄颗粒”等系列肝病治疗新药,成为广大肝病患者的福音。她首次创立了我国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模式,使当时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死率由过去的85%以上降到了38%,成功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实现了我国肝病治疗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她精医敬业,德高品馨,始终是一身正气

  她胸怀大局,躬行大义,恪守大节,始终以高超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为患者服务。在患者眼里,她是一位亲人,总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仔细询问,耐心诊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在同行眼里,她是一个标杆,恪守医德,廉洁执业,信奉“一辈子做一名好医生”,不占别人一分钱便宜、不收受“红包”和礼品,不接受“吃请”和游玩。在医院历次组织的医德医风问卷调查中,患者对她的满意率始终是100%。在年青医生眼里,她是一位哲学家,在病例讨论点评、疑难病例会诊时,她的诊疗总是占据制高点、综观全局、点中要害。从医六十余年来,陈菊梅准确诊断并成功救治了数十万传染病患者,从未出现过误诊、漏诊,治愈率达98%。在历届党委班子的眼里,她是“半个书记”,以独到的行业敏锐和学术远见,力主发展肝胆外科,攻克肝移植技术,发展干细胞治疗,推进转化医学模式等,都取得了重要突破。在上级领导的眼里,她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典型,被誉为“人民医生的楷模”,树立了新时期部队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她奋勇担当,冲锋陷阵,始终是一名战士

  在2003抗击“非典”战斗中,作为全军非典型肺炎防治专家组成员,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第一个接受央视专访,主编了全军第一本《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开辟了专业杂志的第一个“非典”专栏,还通过军队远程会诊中心,持续开展预防“非典”感染专题讲座。

  针对当时“谈典色变”的形势,她走进“非典”隔离病房,主持了北京地区第一次对“非典”患者的专家会诊。“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她不顾83岁高龄,主动请缨来到灾区一线,冒着道路塌方、山体滑坡等危险,走遍了北川、什邡、绵竹等重灾区,先后提出“完善监测体系、突出防疫重点、实施科学防疫”3项具体建议,并指导编写《地震灾区医院院内感染预防指南》和《地震灾后传染病防治手册》,为灾区开展疫病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退休医生”的情怀——裘怿钊

  裘怿钊,1924年9月出生,浙江嵊州人。1949年毕业于国立江苏医学院,长期从事临床内科与内科学教学工作。先后担任浙江省绍兴医院卫生技术学校内科医师与内科学教师、医士科主任,1952年9月浙江省绍兴卫生学校成立后担任教导主任。曾任绍兴地区医院副院长,绍兴市人民医院院长、名誉院长。1987年被国家卫生部授予“不退休医生”称号。

  现年97岁的裘怿钊是位从医经历和新中国同龄的老人,是我市医界泰斗裘怿钊,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裘大夫”。

  当医生,祛人病,救人命

  裘怿钊出生于嵊州崇仁镇一户杏林世家,他的祖父是一名中医,父亲是一位乡村医生,受家庭熏陶,自幼在心里萌发了成为良医的“初心”,从小就有了“当医生,祛人病,救人命”的志向。崇仁地处浙东山区,当时裘怿钊穿着母亲做的草鞋,要翻过好几个山头才能读上书。尽管求学之路很艰辛,但他心里始终牢记祖父母的教诲。高中毕业后入国立江苏医学院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六年,学成后继承父辈遗愿,成为新中国刚成立就参加工作的首批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先后在绍兴福康医院、绍兴卫校、绍兴医专、绍兴市人民医院工作,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大夫,一干就是70多年。

  “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身行医,愿在我的判断力所及的范围内,尽我的能力,遵守为病人谋利益的道德原则,并杜绝一切堕落及害人的行为,尽力修复病人的身心创伤,维护病人的切身利益是我行医的基本准则。”

  1984年,裘怿钊到了退休年龄,但他接受了绍兴市人民医院的返聘,继续奋斗在临床第一线。1987年,国家卫生部授予他“不退休医生”称号,他也是至今绍兴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医生。2019年又获得了绍兴市“医师终身荣誉”称号。

  90多岁时,裘怿钊依旧坐着公交车去医院门诊。在绍兴市人民医院,他的故事也是经常被人提起念起,并口耳相传,赞不绝口。他们说,在医院的图书馆,裘大夫总是看书、借书最多的一位;在排队买饭时,就算只有一两分钟的等待时间,他都会取出随身携带的书籍,站在队伍中间埋首苦读起来……

  直到5年前腰椎间盘出了问题,他便将“门诊”搬到了家里,一个装修风格非常普通老旧的小套房,客厅里有整墙的书,写字台上摊着一叠厚厚的《中国医学论坛报》,还有电脑和各种写满笔记的本子。家里的环境非常普通,但这里是裘怿钊常年义诊和工作的地方。

  裘怿钊说,他学医完全是因为家族的传承。他的祖父是嵊州崇仁有名的中医,父亲也是医生,他从小跟在长辈身边学医。裘怿钊大学求学阶段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去读大学,医学是他唯一的志愿。

  如今,前往他家求医问药的患者依然络绎不绝。面对找上门的患者,裘怿钊总是热情接待,他说:“尽自己的力量,给患者解除一些病痛,是医生的天职,也是我人生之幸。只要我还干得动,我的行医路就没有终点。”

  待所有患者都就医完成后,裘大夫就又回到了他书桌前,习惯性的抽开抽屉拿出放大镜仔细扫着《中国医学论坛报》,口里不断的自言自语“嗯,里面的观点很新,研究成果也是最前沿的,值得学习!”。这时的裘老,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成为了当年那个在图书馆里,不知疲倦、孜孜求学的年轻学子……

  手抄红星日记始怀医者仁心

  裘怿钊老人精通英、俄、日三门外语。

  参加工作第一年,他和老师便一起翻译国内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西塞尔内科学》。《西塞尔内科学》是由国际著名医学专家共同撰写的一部临床医学巨著,世界各国医学院校皆以此为教材,被誉为“标准内科学参考书”。上世纪20年代以来,该书就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医学资源匮乏,医疗水平亟待提升。1949年秋,裘怿钊在绍兴第二医院图书馆内发现了一套仅存的英文版《西塞尔内科学》后,惊喜不已。他兴奋得一连几天顾不上吃饭睡觉,沉迷在书中。

  当时没有电脑、手机等现代化工具,在1949年至1950年的半年多时间里,他硬是凭着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一本英文词典,进行手工摘抄于《红星日记》,并成功地完成了世界医学巨著----《西塞尔内科学》心血管、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分册的翻译(约60万字),大力推进了绍兴内科学发展。而这本250多页的手抄本,就是他当时翻译时摘抄下来的,保存至今,已有70年。

  1950年起,《西塞尔内科学》中文版相继问世。这部译著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医学内科学的发展。

  这本70年前的《红星日记》呈现在大家面前时,笔记字迹工整、一丝不苟,250多页泛黄的纸面上,全是手抄的英文。透过泛黄的纸张,可以感知到一位大师对待学术严谨钻研的态度。岁月流逝,有些字迹已褪色模糊,却仍清晰镌刻着时代命运。所有看到这本“红星日记”的人,无不肃然起敬。这本“红星日记”的价值非同小可,是70年前世界医学经典《西塞尔内科学》的手抄本,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绍兴医学内科学的发展。

  这个手抄本是谁抄的?就是裘怿钊老人。裘老是新中国刚成立就参加工作的首批大学生之一。70年过去了,耄耋之年的他依然手握听诊器,义务出诊,展现出一个医者的情怀。

  笔耕不辍行医不息

  “路漫漫其修远兮”,从医70余年,从年轻医生到内科主任医师、从科主任到医院院长,凭着对医学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切实为患者解除病痛。他用实际行动实践着“忠诚于党的医疗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者情怀。他待病如亲,无论门诊或病房,急诊或会诊,他总是随叫随到。他在接诊时,总是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再作出诊断和适当治疗。裘老温和的眼神和有条不紊的沟通方式,无论是患者还是医院同事,总能被他谦和的态度所打动。更让很多病患终身难忘的是,虽经裘老诊治已过数年,但裘老依然对当时的病情记忆清晰。

  多年前,来自新昌的一位患者突发心脏病,主诊医生们认为必须做心脏手术。患者已推到手术室跟前了,却被裘怿钊拦下了。原来,他在手术前的例行会诊中看到患者床前有一瓶白酒,仔细询问后对病因有了新看法。“裘大夫认为是酒精性心肌病,不用做心脏手术,只要戒酒就可以了。”病人家属回忆说,在当时的医疗和技术条件下,做心脏手术风险巨大。幸好裘大夫细心,看出了端倪。病人没有做手术,出院后又活了10多年。

  行医之余,裘怿钊对医学的探索也从没停步。他学习掌握了英、俄、日三门外语,翻译医学论文数百篇。81岁时,他还编著出版了《呼吸系统综合征诊疗手册》;86岁时,又出版新书《心脑血管检诊手册》……

  爱做笔记的习惯,裘怿钊到现在也一直保持着。记者了解到,最近,他的又一本著作《内分泌综合征诊疗手册》要出版了。“这是我用‘智能ABC’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他笑着说。

  一家三代十多个医生

  也是从这个仅仅几十平方的小房子里,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医务工作者。裘怿钊的家中已是五代从医,裘怿钊的妻子也是医生;大女儿、大儿子都继承了父母的衣钵,做了一辈子的医生;第三代中的医务工作者就更多了,孙子外孙和他们的伴侣都是专家级的医护人员,外孙钟雷还是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中绍兴专家团队的一员。

  每天傍晚,经常是饭桌前大家还没顾得上吃饭,就急着跟他讨论一些临床病例,97岁高龄的裘老,说起医学却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74岁的裘琳琳是裘怿钊的大女儿,和父亲一样,她的人生也都奉献给了病人。裘琳琳回忆,在她小时候,经常半夜有人来叫,父母就出门抢救病人去了。父母工作都忙,她是大女儿,下面是3个弟弟,她肩负起了长姐的责任。1969年,19岁的裘琳琳高中毕业后下乡,在桐庐的三沅卫生院里度过了她的青年时代。那时候的医护人员都是全科医生,在小小的乡卫生院里,裘琳琳是内科、外科、产科的全科医生,工作十分忙碌。

  裘琳琳在桐庐生活了20年后回到绍兴。1998年,她进入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工作,直到退休。退休后的这10多年,她一直没有离开过医生这个岗位,当过鲁迅小学的校医,当过肿瘤康复中心的医生,3年前又去了绍兴复康护理院。她说,自己舍不得一身技艺,想贡献自己的余热,想帮助有困难的人,想看到病人的笑脸。她没有想过退休,父亲都还在工作,她觉得自己依旧是个年轻人。

  令裘怿钊和裘琳琳欣慰的是,他们这个医生家族后继有人。裘琳琳的小儿子钟雷,今年43岁,是绍兴市人民医院一位内科医师。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钟雷成为绍兴抗疫突击队中的一名主力干将,从接到第一个新冠肺炎患者到患者痊愈出院,他在医院整整待了60多天。虽然钟雷没有在家过春节,但是家人们完全能够理解、体谅他,也都引以为傲。同样,钟雷的妻子也是很优秀的医护工作者。另外,裘怿钊的两个儿子都是博士后学历,大儿子的儿子儿媳是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小儿子的女婿是博士后学历,现在是德国慕尼黑一家医院的医生,一家有十几位医务工作者。过年时,他们都会从五湖四海赶回来看望长辈,聚在父母这个小小的家里。家人在一起探讨的话题依旧离不开病人、医疗,这是他们家特有的表达爱的方式。

  而裘琳琳的孙子今年读高二,是绍兴一所高中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目前,在他的梦想里,学医是第一选择。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精神已经深深融入这家人的血脉里,裘怿钊说他也很期待他们家下一代医生的诞生。

  好弟弟43年如初守护残障长兄一家平安——沈志林

  沈志林,男,汉,1957年5月出生,群众,浙江省海盐县望海街道永福社区21组居民。他待兄如父,打小就成为残障哥哥沈青林(化名)的依靠,从照顾日常起居到操持家里家外,无不尽心尽力,即使在自己家庭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放弃。他43年如一日的守护,陪伴哥哥经历了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一手带大哥哥家两代有智力残障的孩子,用大爱为其撑起了一片天。他虽已过花甲之年,依旧雷打不动定时往哥哥家跑,悉心照料着哥哥一家,践行着自己对已故双亲的承诺。他曾获2020年浙江好人。

  小家有大爱一人撑起两个家

  沈志林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哥哥沈青林(化名)跟普通人不一样,因此他一直对这位虽然年长于他,但是体弱多病且只有孩童般智力的哥哥多有照顾。长大成年后,沈志林更是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哥哥一家的重任。

  为了更好地照顾哥哥,沈志林帮着张罗哥哥的终身大事。上世纪80年代,沈青林(化名)和邻村的胡英(化名)结了婚,侄女沈芬(化名)的出生让这个原本贫苦的家庭有了盼头,也寄托着大嫂胡英(化名)的全部希望。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侄女遗传了父亲的先天智力残疾。这一噩耗彻底击垮了大嫂胡英(化名),在一个夜晚选择了轻生,幸被每晚都去巡查的沈志林及时发现,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无法正常工作和照顾孩子。

  沈志林一边照顾哥哥和大嫂,一边承担起了抚养侄女的重担,洗衣、喂饭、穿衣……将侄女视如己出。有次寒冬的夜晚,侄女一直高烧不退,沈志林迎着刺骨的寒风骑了数十公里路去县城求购退烧药。在沈志林的悉心呵护之下,侄女虽不能比肩正常人,但是能够生活自理,也有了稳定的工作,还找了一位身心健康的丈夫,这让沈志林感到无比欣慰。

  噩耗再袭始终不离不弃

  但是,天不随人愿。原本以为侄女成家后哥哥一家的日子会越过越舒心,侄孙的出生却打破了所有的美好。由于先天遗传,侄女生下的侄孙也有这种疾病。沈青林(化名)的女婿为了操持这个家,常年忙碌奔波,经常咳嗽却没有引起重视,2017年被查出“肺癌晚期”。这一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像一把重锤彻底砸碎了这个本就苦不堪言的家。因为治疗不及时,病情迅速恶化,不到半年时间,沈青林(化名)的女婿医治无效而去世。

  顶梁柱的倒下,让沈青林(化名)一家的重担又都压在了沈志林的身上,继续为操持哥哥一家,带大侄孙而忙碌。因为智力关系,侄孙无法正常上学和工作,沈志林就多方联系,在海盐县望海街道新亚阳光庇护中心为侄孙找到一份可以自给自足的工作。因为担心侄孙上下班的安全问题,沈志林每天陪着侄孙坐公交车上下班,一遍遍教他怎么自己坐公交车。现在,侄孙有了稳定的工作,也在沈志林一遍遍地教导下可以独自上下班。即便如此,沈志林的一颗心也总是牵挂着侄孙,经常偷偷跟在侄孙后面保障其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付出不求回报孝心传承延续

  在父亲的感染下,沈志林的两个女儿也经常和父亲一起,承担起照顾大伯一家的责任,而沈志林的妻子更是成为了他的好帮手,村里人常常能看到两人一起在沈青林(化名)家的田间地头忙碌、劳作的身影。尽管自己经济条件一般,两个女儿和老父亲还是咬牙拿出了5万元给沈青林(化名)一家翻盖了四间房子。

  由于常年照顾哥哥一家,沈志林花费了不少钱和物资,几十年来他没有给妻子送过一件像样的礼物,没有给孩子们添置过什么贵重的物品,甚至常年把年幼的侄女和侄孙抱在怀中,却记不清上一次抱自己的孩子是何时。他深知自己多年来对妻子和两个女儿的亏欠,也十分感激妻子和女儿们对他的支持和理解。

  沈志林在流下心酸和无奈的泪水之后,照常给哥哥家洗衣做饭、检查水电煤气的安全,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关照各种注意事项,不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

  九旬农村老党员22年义务理发暖人暖心——陶岳贵

  陶岳贵,男,汉族,193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省缙云县七里乡大园村村民。他曾是穿梭于战火之间英勇抗日的少年战士,也曾是行走在田间地头服务乡邻25年的老村支书,他还是22年义务为留守老人理发的普通志愿者,始终践行着“党员要向党报恩,活一天就要为老百姓服务一天”的庄严承诺。22年来,他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行程长达5万里,足迹遍及附近乡镇的每个村庄。22年来,他用坏了18个电推剪,坚持不吃老百姓一顿饭,不收老百姓一分钱,自掏腰包贴补了数万元经费。他说,只要身体许可,这条为民服务“长征路”就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老年学徒”一心为民

  有人问:“一大把年纪了,不好好享清福,折腾这些做什么?”他回答:“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入党时立下的誓言!”

  说起陶岳贵义务为群众理发的初衷,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1999年春的某一天,陶岳贵到新建镇赶集时,看到一位老人在街边不停地抹眼泪。上前关心询问后,才得知老人是要去见多年未见的儿子,因一年没有理发特地赶到镇上理发。然而,却没有一家理发店愿意为这位头发蓬乱、衣衫褴褛的老人理发。见到老人伤心落泪,陶岳贵当时就想,他是一名共产党员,理应该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自己何不学点理发的技术,上门为这些老人服务呢?

  可是当了一辈子农民的陶岳贵,论种田是个好手,但要学理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当时的他已经68岁,谈何容易?但他决定的事情,决不会因为困难而动摇。在热闹喧哗的集市上,他思索片刻,当即决定自学。陶岳贵来到理发店门口,开始仔细观摩理发的程序、动作,并暗暗记在心里。此后,只要一有时间,他便独自来到镇上,在各个理发店之间穿梭“偷偷学技”,回家后还经常对着镜子练习,拿自己当“模特”。直到觉得自己心里有点底了,陶岳贵便拿出家里仅有的微薄积蓄,置办了一套理发工具,从此开始踏上了义务理发之路。

  义务理发一往无前

  “老陶帮我们理发这么多年,我们的心里都非常感激他、敬佩他!”每当提起陶岳贵这个义务理发师,四乡八里的老人们都会连连称赞。

  陶岳贵其实并不富裕,但对义务理发,却毫不吝啬。20多年来,他用坏了18个电推剪,购买其它理发工具和洗发水等,每年都要花掉1000多元,数年时间已贴补了数万元!

  对老人大方的陶岳贵,对自己却很“抠门”。为了省钱,每次外出理发,他从不舍得花钱坐车,扛起沉重的理发箱和简单的行装,一直徒步艰难行走在山路之间,有时一天就要走40多公里。累了,就歇歇脚;渴了,就喝点山涧清泉。每逢雨天,由于地面湿滑,好几回连人带理发箱滑倒在地,摔得伤痕累累。可无论道路多么崎岖湿滑,他都忍着疼痛,看到理完发后老人们开心的笑容,他心里就很满足。

  每逢过年过节,陶岳贵就特别忙碌。特别是进入农历正月,农村的年味就开始浓起来了,村民们也开始享受难得的空闲。可陶岳贵早已闲不住了,他心里惦记着偏远乡村的老人们,“正月里一定要给老人们好好的‘整整’,让他们过年也有个好形象。”

  古石村坐落在七里乡的深山里,整个村庄只有89户人家,有277名村民。平日里,年轻人出门打工,只有一些老人留守。由于山高路远,年老体弱的老人一般不出门,理发这个“头等大事”就成了问题。好在每隔一两个月,陶岳贵就会徒步上门为老人们免费理发。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炎夏酷暑,22年来,陶岳贵从未停止过为老人义务理发服务。到底为多少人义务理发过,连他自己都说不出个准确数字,可四里八乡的群众心里,却都有一本明白账。

  坚守初心一腔热血

  每次村里留守老人一见陶岳贵来了,都特别高兴,大家都争相热情地打着招呼,拉着陶岳贵的手,请他到自己家里坐坐。

  陶岳贵推辞不过,喝了口村民端上的热茶,随后打开理发箱就开工了。到饭点了,有村民想拉着他去自家吃午饭,都被他推辞了。他只吃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饼干,简简单单就着茶水当饭吃。为老人理好发,来不及休息,他又背着理发箱出发了,因为在那条山路上,还有另外几个村子的留守老人在等着他。许多老人很感动,看到陶岳贵不辞辛苦走这么远的路上门义务理发,非要付点理发费不可。但他给自己下了“铁规矩”:为老人义务理发,不吃一顿饭,不收一分钱。

  22年来,陶岳贵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从未收取过任何回报,践行着“党员要向党报恩,活一天就要为老百姓服务一天”的庄严承诺。因为长期使用手推剪,陶岳贵的右手无名指已经严重变形。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腿脚也没有以前利索了,不能再去偏远的山村为村民义务理发了,只能在家附近为身边的村民继续服务。

  陶岳贵老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常说:他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而已,只要有需要,他还会一如既往坚持走下去。这份初心与善心,坚守与执着,令人动容与敬佩。陶岳贵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同村的党员李忠林被他的精神深深打动。他激动地说:“我们一定会继承老陶的优良传统,将这一精神一直承传下去,将这份‘事业’一直做下去!”。

  一线工人潜心科研三十载引领企业大发展——王国平

  王国平,男,汉,197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大洋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他从最艰苦的生产一线岗位做起,一干就是29年,从一名高中生成长为公司第一位高级工程师。他创新性提出“一锅法”代替“分步反应法”生产半缩醛,生产成本下降30%,成果获得浙江省和杭州市科技进步奖;提出钾元素工业循环概念,形成独具技术优势的“钾元素工业循环”。他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浙江好人、杭州市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克难攻坚,全力以赴加快技术创新

  王国平带领企业克难攻坚,他提出采用“一锅法”代替“分步反应法”,半缩醛生产能耗减少50%,收率由68%提高到78%,生产成本同比下降30%,这项成果获得浙江省杭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浙江省技术发明三等奖。他开发的“分步游离反向滴加法”,成功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盐的污染问题,并应用到维生素B的合成上,2019年该创新技术被评为“建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这些创新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申请并获得多项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使盐酸氨丙啉生产全过程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并将浙江大洋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向全球盐酸氨丙啉领先地位,提升了我国兽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践行理念,节能提效推动绿色发展

  王国平坚持打造绿色化工,致力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他自主开发出一套降膜吸收、自然沉降、树脂分段吸附和去除游离氯的副产盐酸回收技术,成功应用于公司2-氯-6-氟苯甲醛生产线,年回收精制盐酸5000吨,减少液碱消耗5500吨,并减少1万多吨的含盐有机废水排放,年直接增加收益超过1000余万元。这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他本人也被评为浙江省杭州市职工“五小活动”创新成果奖。

  严谨细致,努力打造高质量产品

  王国平始终坚持“精准是质量的生命,再小的差距都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他担任质量主管的十多年时间里,从未出现过因为产品质量原因而产生的纠纷。初到化验室,王国平就在检测产品钾含量时发现,检测结果都在99.8%以上,远远超过国家98.5%的标准,不到2%的差距,是他们检测所用的纯水中氨超标,影响了结果。于是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处理了检测用水,从而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

  扎根建德,培养人才助力家乡发展

  王国平始终坚信人才是第一资源,他牵头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数十名。通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累计培养人才1000多人次,其中12人次入选浙江省151和杭州市131人才培养人选。他主导建立浙江省大洋钾企业研究院和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并获多项省市科协科技成果奖,实现“山村里做出大企业”的目标。

  深夜里的“面包使者” 8年来送出90余万个“爱心面包”——王祥云

  王祥云,男,汉,197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温岭市火速党员志愿队队长。他是一名资深的公益达人,2003年开始参与志愿服务,一直坚守在服务群众的最前线,8年来风雨无阻,带领火速志愿者送出90余万个“爱心面包”,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刻,发起“蓝红丝带·火速相伴”志愿服务,25天里接送里程2万多公里,为出行困难的尿毒症患者搭起生命之桥。他曾获“浙江好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火速党员志愿队也入选“浙江好人榜”。

  夜间的小温暖长达八年的“浪漫”

  2013年4月,他组织发起“爱心面包”微公益项目。每天晚上,他和队员们奔波在城市夜色里,穿梭在大街小巷,从打烊的面包店收取当天没卖完的面包,再送往环卫之家、福利院、养老院、启智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建筑工地等地,为环卫工人、老人以及通宵工作的保安、护工等人群提供第二天的免费早餐。为了能保证食品的安全,他会让店员把“爱心面包”用食品袋打包密封好,然后用专门的大布袋装好,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将这些糕点送到目标人群手中,确保全程密封无污染,还出资给几个“爱心面包”接受点购买了保鲜柜。不管天气多恶劣,即便是春节长假,都未曾中断过一天。

  在王祥云的不断经营和努力下,“爱心面包”项目名声越来越大,不少糕点店也慕名而来,主动要求加入。目前,温岭城区已有15家蛋糕店成为王祥云的公益伙伴。8年来,送餐队伍扩大到500多人,范围辐射7个镇(街道),累计送出90多万个“爱心面包”,服务群众近8万人次,累计节约资金1000余万元,“爱心面包”微公益项目也因此获得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和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一条“蓝红丝带”映亮生命之光

  2020年初疫情最严峻的时候,温岭市实施了道路交通管制措施,公交车、出租车等停运,私家车限行。非常时期,对于一些特殊家庭,尤其是那些低保家庭尿毒症患者来说,如何去医院做血液透析成了难题。王祥云与队友逆行而上,发起“蓝红丝带·火速相伴”公益微项目。正月初四,经过严格筛选,确定了12名志愿者,首批服务的病人14位。“蓝红丝带”就像是疫情阴霾下的一缕温暖之光,蓝色象征健康,红色象征血液,每辆接送车上张贴LOGO,系上蓝红两种丝带,醒目的装备不仅是给志愿者们提气,更是希望有需要的病人能够迅速找到志愿者。25天里,利用私家车免费接送30名困难尿毒症患者往返医院380趟,接送里程2万多公里。最让人欣慰的是,没有一个病人被落下,没有一个病人因接送迟到而耽误做透析。

  因“蓝红丝带”结下的缘分,王祥云决定继续与困难尿毒症患者牵手走下去,推出了一对一的解决方案,带领队员们为他们义卖鸭蛋、资助孩子上学、改造居住环境等,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一场爱心“接力跑” 延续爱与牵挂

  如今,在王祥云的带领下,继“爱心面包”后,又逐步衍生出了“爱心粮仓”“爱心助学”“爱心助农”“爱心驿站”“爱心年夜饭”“爱心大礼包”等系列微公益项目。

  从2018年起,王祥云以及他身边的30位爱心人士与两千多公里外的峨边毛坪小学的32名贫困学生结成远亲,每月资助他们200元午餐费用,累计助学金达29万元。从2019年起,连续3年帮助温岭新河镇的一个贫困果农销售爱心葡萄,销售款累计达20万元,尤其在第三年,为了使其能增产增收,从葡萄发芽开始,王祥云就组织有种植技术的志愿者帮助他从源头上保证葡萄的产量和质量。2021年春节,他号召队员们和爱心人士认捐了100份年夜饭海鲜食材大礼包,自己带头认捐了10份,让百名留在温岭过年的环卫工人吃上了一顿丰盛难忘的年夜饭。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