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是浙江最南端的县城,位置偏远。江根乡,是庆元最偏远的乡镇,距离县城约有2个多小时的车程。山乡之间,有这么一所小学——江根乡中心小学(下称江根小学),全校五个年级段共有19名学生,7名专任教师。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像很多山区乡镇一样,江根乡里越来越多的儿童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离开村庄,学校生源日益减少。但江根小学的坚守与温暖,却日久弥坚。
“老师和狗狗都是我的命”
这几天,江根乡的晚上常常下雨。因为学校晚自习室到宿舍的路少有遮挡,老师们决定推迟孩子的洗漱时间。沈爱娟老师是今天的值日老师,负责督促孩子们就寝。
“老师,我的热水给人倒完了,我只能用冷水了。”
“你等一下,老师帮你去厨房找一找,用冷水洗感冒了怎么办!”
学校宿舍
新学期一年级老师和4名学生都是新来的。沈爱娟老师成为她们的包班老师,教授语文和数学。她来自庆元县城附近的大济小学,教龄32年,今年申请到江根中心小学支教3年。
相比于之前待过的大济小学,沈爱娟觉得,这里的孩子要过得辛苦些。虽然初来乍到,但她已经跟校长、门卫、孩子们了解过,班上的3名学生,有3位特殊的母亲。2位母亲是外籍新娘,来自越南,1位母亲精神状态不佳,家庭都比较困难。
“有一位学生,和我讲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要回家,狗狗就是我的命’。”沈爱娟感觉到,孩子对学校还挺陌生的。她一边陪孩子玩,一边鼓励她。
处了些日子,孩子和沈爱娟越来越亲近了:“她说,‘老师和狗狗都是我的命!’”
沈爱娟离退休还有3年半。这段日子里,她决定用心把孩子带大,让她们更加独立、自信。
江根乡中心小学
纠结过,但留下来也很充实
记者刚走进四年级的教室,就看到5名学生拿着纸杯当话筒,相互对话。翻开课本,记者看到,这是科学课的第四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小拓展。学生吴佳灵说,这是他们刚学的土电话,还让记者侧耳听她用土电话说悄悄话。
江根乡中心小学没有正式的科学老师,全靠主课老师兼任。周佳慧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她主教数学,兼任科学。今年也是她在江根中心小学待的第七年,经手过20名毕业生。
“其实我每年都会纠结要不要进城竞聘,因为这对老师的发展来说会更好。”周佳慧顿了顿,又坚定地说,“我舍不得离开学校和孩子。”
孩子们在上课
对于老师和孩子来说,江根小学的校园生活很充实。因为人少,师生间相互很熟,非常亲近。老师会在课后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培优补差。周末孩子们作业有问题,也会来学校找留校老师辅导。除了主课,为让学生的课程更丰富,老师们还会开设手工、书法、信息、阅读等社团课。
近几年,庆元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给了充足的先进教学设备,并开展了城乡同步课堂。虽然缺少音乐、美术、信息等专业老师,但县城实验二小的老师会和江根小学连线,“云上”同步授课。
每周固定时间,老师们也能通过线上参与到联盟总校及各个名师工作室同步研修。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改善,江根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2020学年教学质量监测列居全县第二。
看着学校越来越好,江根小学的校长吴祥顺颇有感触:“我已经在学校待了24年了,对它的感情也愈发深厚。只要学校还有一个学生,我都会坚守在这里,做最后一个离开江根小学的老师。”
孩子们在阅读
孩子们在,就有存在意义
据校长吴祥顺介绍,江根乡中心小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当年该校以私塾形式办学。经过90多年沿革,2004年,浙江卡森集团朱张金先生在原江根中学校址捐资兴建教学楼。期间有增设初中部。今年新学期一年级只有4个孩子报名,学生逐年递减。
7名教师中,有3名是外地人。来自温州的周佳慧老师,没有培训一般不会去县城,平时都在学校里待着,备完课会看些关于教育的书籍,或者自己报的在线美术课。
学生和记者的合影
吴祥顺告诉记者,对于山乡的留守儿童来说,进城读书会给家庭带来不小的负担。所以只要孩子们在江根,学校就有存在的意义,他会和其他老师们继续坚守在这里。
在学校采访的两天,孩子们总是热气腾腾,迅速和记者们打成一片。他们的家庭或许各有难念的经,但是他们依然在学校里热烈地成长——爱学习,爱老师,爱校园的一草一木,也很向往外外面的世界。
乡里的干部经常在晚饭后去学校打篮球,孩子们会在门口张望,看着他们打篮球。有时候干部也会教孩子们投篮。同一片天空下,孩子们用力扔出篮球,投往大山的篮筐。
“你有什么梦想?”
“我想成为一名艺术家,这样我就可以把整个江根画下来,再把我姐姐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