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宁波

宁波乡村"复兴少年宫",成了孩子们立志向育梦想的大本营

发布时间:2021-11-15 15:24:01 来源: 宁波晚报·甬上

  11月10日下午4点,宁波鄞州邱隘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30余名一、二年级的孩子正踢着足球。

  “我们是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除了每周一至周五都安排训练的校队外,面向一、二年级学生也开设了足球兴趣课。”学校副校长柯晓峰介绍。

  自今年7月以来,宁波市大力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利用放学后、节假日等课外时间,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邱隘镇中心小学正是其中一家积极推进这项工作的学校。

  非遗传承人讲解示范

  香包制作课程受学生好评

  “四点钟学校”和校级社团开设的课程,是邱隘镇中心小学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楼内的周管芬香包工作室(鄞州区学校首批艺术家工作室),宁波市非遗香包代表性传承人周管芬正在为同学们讲解和示范香包的制作。

  六年级女生朱思颖是两年的老学员了,对手工作业特别感兴趣的她,已经可以独立完成香包的制作,“我做了各式各样的香包,有20个左右了,有的挂在家里,有的送给同学。”朱思颖说。

  事实上,很多学生初学时,连针眼都不会穿。“后来在周管芬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孩子慕名来学,香包的制作可以锻炼人的心性,能让孩子们静下心来。”学校老师说。

  整合教室、教师资源

  开设各类课程20余门

  在另一个教室内,23名学生在学校专职老师的指导下,正在练习书法,隶书、篆书、楷书……

  “我们学校还是全国书法实验学校,推崇‘练字育人’,我也经常教学生要‘端端正正写字,规规矩矩做人’。”学校专职书法教师张胜喜说。

  柯晓峰说,邱隘镇中心小学的“四点钟学校”已有多年,今年,为响应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号召,同时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学校整合了教室、教师资源,加大外聘教师的引进力度,本学期共开设了英语趣味自然拼读、口才与演讲、足球、国画、古筝等共27门课程;校级社团也提供了田径、篮球、毛笔书法、课堂器乐、创意漫画、素描、智力七巧板等21门课程的教学。

  慈溪、鄞州多地

  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

  邱隘镇中心小学的做法,是宁波市大力推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的缩影。作为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全国5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慈溪的做法走在了前列。

  今年6月,全省首家乡村“复兴少年宫”在慈溪长河镇垫桥村挂牌投用。7月15日,慈溪乡村“复兴少年宫”艺术团举办首次公演。

  在慈溪市横河镇彭桥村文化礼堂,乡风文明馆、乒乓球台球室、形体室、图书室、书画室等各类配备一应俱全,简直就是个“乡村文化综合体”。完备的场地和硬件设施,为“复兴少年宫”日常运转提供了必要条件。今年9月开始,每个周末都会编排课程,孩子们可以自由报名。

  由于这些课程是全公益性质的,并且融入了彭桥当地的民俗文化,比如做彭桥麻花等,很受孩子们欢迎。

  此外,鄞州区下应街道海创社区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

  5月12日下午,海创社区联合中海实验小学开展“小小楼长,阳光议事——我的社区我做主”社区微治理项目第二期课程,来自各年级的“小小楼长”们参与了这堂特殊的社区“微治理”课程。

  9月21日一大早,“爱不孤‘读’,书香‘甬’动大凉山”书籍捐赠公益活动在该社区举行,当天共收到200余本爱心书籍,为凉山的中小学生送去一缕书香。

  据了解,自今年7月以来,宁波市积极响应中央文明办号召,探索推进“1+1+x”模式,进而推动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

  “第一个‘1’是指学校,第二个‘1’是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x’是指原有的四点钟学校、儿童之间、‘春泥计划’实施点等未成年人活动阵地,我们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在课外时间组织志愿者开展道德培育、文化娱乐、劳动实践等寓教于乐的活动,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立志向、育梦想。”市文明办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