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舟山:我们的节日·中秋

发布时间:2021-09-23 13:46:55 来源: 舟山文明网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又称“仲秋”“秋节”“月节”等。关于节日起源,一种说法是和农业生产有关,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秋曰“庄稼成熟”,而到了八月正中,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八月十五中秋这天作为节日,用以秋报,感谢神明赋予丰富的物产;另外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有言:“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早在先秦时期,帝王将相在祭拜日月方面就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仪式,久而久之,在秋季正中、月圆之时祭拜月亮的习俗就演化成为日后的中秋节。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起,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因地域而不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向往,总体来看有以下几类:

  (1)祭月、拜月、赏月、玩月

  (2)吃月饼

  (3)赏桂花、饮桂花酒

  (4)兔儿爷、玩花灯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中秋民俗活动,比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苏州石湖看串月、钱塘江观潮等,这些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舟山民间习惯于八月十六过中秋,比内陆延迟一天,其理由应是舟山历史上的两次海禁。海禁之后,有很多来自宁波的余姚、慈溪、镇海一带的移民来岛定居,此俗应该沿袭宁波。但在舟山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八月十六过中秋的故事版本。大致整理如下:

  (1)有一年秋天,宁波有一批秀才到省城应试,考试结束后想赶回家过中秋节,因路途遥远,迟到一天。谁知家里的亲人觉得家人未团圆而不过节,执意要等他们回家才吃月饼。从此宁波人就形成了每逢八月十六吃月饼过中秋节的传统。(岱山)

  (2)据说是有一年农历八月初,南宋民族英雄岳飞大败金兵,百姓送月饼犒劳岳家军,岳飞在月饼里夹上报喜的条子,送至各地让百姓在赏月时共享。舟山因隔海过洋,比大陆迟了一天,收到月饼才有了八月十六过中秋节的习俗。(岱山)

  (3)宁波人赵文华曾倚靠位高权重的老奸臣严嵩,认其为义父,在皇帝面前保奏过抗倭名将胡宗宪,因此有了深厚的交情。胡宗宪能在浙江抗倭,自然有赵文华的一份功劳。后来,因严嵩失势,赵文华被革职回宁波,官府为保其名声,故意传言说,赵老爷是特地赶回宁波祭祖、赏月、吃月饼的。赵文华到宁波的日子是八月十六,宁波知府便动员百姓再过一次中秋节。然而,赵文华回家没多久就去世了,宁波的百姓为了纪念他,将中秋节改在八月十六日过。(定海)

  (4)宋代时,定海史家有个叫史弥远的,在朝中做了宰相,可是人在朝廷,却时时怀念家乡。有一年,中秋节快要到了,他决定回家与家人团聚,于是向皇帝请了假,骑着骏马,一路上快马加鞭,风尘仆仆,直奔宁波。可是到了宁波,因狂风暴雨,风大浪高,无法回定海过中秋节,只得在宁波住宿下来。第二天风平浪静,回到家里,已是八月十六,于是就在这天过中秋了。(定海)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之外,在嵊泗的渔村,还有八月十六看云彩的习俗。据说,八月十六天上云彩多则预示今年冬汛带鱼多,相反则带鱼少。

  在岱山岛上,八月十六日晚上,人们聚集在天井中,开口、仰头观望明月,期待好运——“入月华”。“入月华”,传说中如月宫中的桂花掉进人的口中,人就成了“圣口王”;若是掉入动物等口中,就成了龙。境内民间传说,曾来过秀山岛的唐朝著名文人罗隐就是入过月华的,还有岱东后沙洋渔船用的棕缉,入月华后变成了棕缉龙。

  (舟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