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农户带货销售额破百万,宁波这位道德模范感染许多人
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20多年来,浙江省道德模范、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营业班班长张亚芬,怀着一份大爱,以“宁波妈妈”名义投身志愿服务,无微不至地照顾失明老人和孤寡老人,结对帮助家境困难的贫困学生,将爱和温暖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千峰映月,万川归之。在张亚芬的感召下,她的家人、同事、邻居都加入到了扶农济贫、助学帮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一位“宁波妈妈”,变成了500多位“宁波妈妈”,绵延不绝的凡人善举汇聚成了爱的海洋。让大爱代代不熄,薪火相传,这就是道德的力量,模范的力量。
张亚芬帮农户采收。
扶农助困 全家动员
“疫情来了,我看着大棚里的草莓卖不出去,急得整夜睡不着。”今年2月9日,张亚芬接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电。电话传来哭泣的声音,“辛苦了一年,却遇上疫情,我们靠什么生活呢?”
打电话的是鄞州区鄞江镇的全妙芬。她在报纸上看到张亚芬的事迹,知道她经常做好事,还开通了一个“宁波妈妈”公益热线,就试着打通了她的电话。
“我从没卖过东西,心里没底。可是农户这么困难,我一定要帮帮他们。”当时,疫情肆虐,宁波每两天每户居民只能派一人出门采购。急人所急的张亚芬就用这次机会,开着私家车区赶到鄞江,在村口的防疫卡点搬运草莓。
女儿林茂华给妈妈支招:大家都宅家,我们就在线上卖吧。“还是女儿教我发朋友圈。我第一次发朋友圈,就是帮农户卖草莓。”
爱心如涟漪。不到半个月,张亚芬和女儿帮全妙芬卖掉了所有的草莓,帮她挽回了10万多元。而向张亚芬求助的农户也越来越多。由于销售过程中的一些疏忽,农户有些产品被买家退回,她自掏腰包买下所有的退货;农场缺人手,她发动家人、同事、朋友利用空闲时间去农场当采收志愿者。
妈妈工作忙的时候,今年大四的林茂华就马不停蹄地与农户对接、与客户沟通、订货、送货,和妈妈一起做助农志愿活动。
“母亲给我的影响很大,5岁就跟着她去福利院做义工。”助人行善的理念早就在林茂华的心里扎下了根。13岁,上初中的她就组织成立了宁波七中小蜜蜂义工团联盟,和同学一起看望敬老院老人,寒暑假去山区支教。今年1月还率先发起抗疫募捐,抢购1.8万只N95口罩赠给宁波医护人员。
张亚芬发现,仅靠朋友圈推销农产品速度太慢了,她和女儿尝试直播带货。“放养的鸡直播价只要38元一只!刚上市的白枇杷只要10元一斤!机会难得,大家赶快点击下方购物袋下单!”5月5日19时30分,张亚芬和林茂华走进宁波市鄞州区178互联网创客中心直播间,与网络主播们联手,为受疫情影响的农户吆喝卖货。
张亚芬(右)与网络主播联手为农户吆喝卖货。
通过广场舞相识的小区邻居胡江丽,也加入进来,一起帮农户吆喝。“张亚芬总是无私帮助别人,雪中送炭,我们都很感动,我也不能袖手旁观。”
今年以来,张亚芬和身边人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直播间以及公益摊位,义务帮扶农户销售价值140余万元的农产品。
林茂华说:“妈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她常常手舞足蹈给我讲述她的快乐,让我感到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
胡江丽说:“身边有张亚芬,让我觉得宁波是一座很温暖的城市。”
在张亚芬的带动下,她的婆婆徐惠国也加入成为志愿者。今年75岁的她,经常坐公交车前往李惠利医院义务导医,帮助病患操作自助就诊仪器、打印化验单。“我是那儿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做志愿者四年了,越做越开心。”徐惠国说,医生们见了我都说,做了志愿者,看上去更年轻了!”
张亚芬(右)和女儿林茂华(左)。
一人行善 众人相随
今年“六一”节前夕,鄞州区石桥小学的校园里装上了10盏光伏路灯。
“感谢‘宁波妈妈’!”校长张松灵说,学校原来没有室外照明,老师夜间办公不方便,还有安全隐患。全靠“宁波妈妈”爱心基金出资帮我们解决了难题。
2014年,张亚芬开通了“宁波妈妈张亚芬”微博,为帮助困难孩童建起爱心桥梁。在她的感召下,国网宁波市鄞州区供电公司成立了“宁波妈妈”志愿者团队,专门设立了“宁波妈妈”张亚芬爱心基金,资助浙江、云南、贵州、黑龙江等地贫困学子。
石桥小学是“宁波妈妈”志愿者团队结对的民工子弟小学。多年来,张亚芬带领“宁波妈妈”志愿者帮助云龙育英民工子弟小学建立图书馆,赠送大量书籍及电脑等物品,帮助600多名贫困学生实现了“微心愿”。随着云龙育英民工子弟小学并入石桥小学后,她们又将爱心延伸到石桥小学,开展结对助学帮扶。
“张亚芬是我身边的偶像。她这么多年的真情付出,像一道光照耀着、温暖着贫困的孩子。身为母亲,我也希望能像她一样,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力。”“宁波妈妈”志愿者、鄞州区供电公司员工王丹丹说,去年,我们为石桥小学打造了一间“光讲堂”,作为学生德育教育基地。我和同事轮流到学校为学生讲中国传统文化、安全用电知识等。
一人行善,众人相随。在张亚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同事加入爱心行列。“宁波妈妈”志愿者已有500多名,爱心基金募集的善款超过120万元。“我们会爱这里的每一位孩子,把爱一直延续下去。”王丹丹说。(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