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省直

表彰归来后 锐意进取时 浙江45人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发布时间:2020-09-16 15:41:44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水墨设色纸本《2020·中国必胜》。王剑武作 编者按: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省45人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疫情期间,他们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这场隆重的表彰大会带给他们怎样的感受?从北京归来后,他们又如何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抗疫精神?浙江新闻记者采访了其中的6名英雄,听听他们怎么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郑霞:

   我所做的,都是分内之事

  9月9日上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5号楼重症监护室里,记者见到了正在查房的郑霞。从北京领回“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后,她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

  疫情发生后,郑霞作为浙江省首位驰援武汉的专家,加入国家重症治疗专家组,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病房战“疫”72天。从最初面对病毒不知所措,到后来逐渐摸索出治疗规律,能够顺利稳定患者病情,最终帮助患者康复,郑霞在新冠肺炎疫情生死线上,不曾退缩半步。

  胸佩红花、手捧证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向记者叙述起前一天领奖的感受,郑霞依旧心潮澎湃。“心情很激动,尤其是看到张定宇院长迈着蹒跚却坚定的步伐走进会场时,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一直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都是身为医生应该做的分内之事,现在,国家给了我们这么高的荣誉,实在是受之有愧,但这也像打了一剂强心针一样,激励着我们继续努力,学习更多技术,成为一个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医学战士。”

  “我在专业技能上还有许多需要精进的地方,比如ECMO技术。所以我主动向医院申请参加相关培训,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用更好的专业技术救治更多病人。”郑霞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她会继续传承抗疫精神,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志会:

   人民的肯定,让我充满干劲

  投入日常工作的李志会。

  9月9日,记者通过电话,与李志会进行了匆忙的交谈。他刚从北京归来,还沉浸在激动的心情中。

  “广大医务人员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名字和功绩,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在电话另一头,李志会饱含感情地背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他说,党中央对医护人员和疾控工作者的高度肯定,让他久久不能平静。

  今年2月9日,李志会作为杭州市第三批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逆行出征,在武汉工作了整整52天。到达武汉后,杭州医疗队接管了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两个重症监护室。作为杭州一队的医疗队长,李志会带领132名医护人员,圆满完成了患者的收治任务。作为病区主任,他身先士卒为新冠肺炎患者采集咽拭子,带动了科室各项高危操作的顺利开展。

  李志会告诉记者,从武汉归来后,他很快回归日常的工作状态,不仅负责承接ICU内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工作、院内重症患者的会诊工作,还承担了指导高校复学的任务。他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表彰大会上感受到的国家对医护人员的鼓励、对浙江抗疫工作的肯定,传递给身边的医务工作者,让他们更加充满干劲。“表彰大会令人心潮澎湃,这份荣誉属于杭州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266位英雄!”

  丽水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李伟文:

   抗疫精神已融入我们的血液

  李伟文(右一)回到丽水市中心医院开展日常工作。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之后,李伟文的微信里,不断收到点赞和致敬的信息。但是,朋友、同事眼中的这位“英雄”顾不上休息和激动,回到丽水后,便立即投身到门诊、查房这些日常工作中。

  “这不是一个人的荣誉,而是属于团队中每一个人的。”见证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历史性时刻后,李伟文对“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有了新的理解。

  “抗疫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触不可及的,它是融入到我们医务人员血脉之中的一种理念。”李伟文说,疫情期间,人们看到了医护人员的伟大与可爱,但其实选择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随时要不惧危险、挺身而出。“在丽水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抗疫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我相信,日复一日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和付出,一定能够汇聚成大爱。”

  去年,丽水市中心医院正式筹建老年病学科。从医17年的李伟文从呼吸内科医生投身于这一新的领域。“老年病学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一开始,我也有畏难情绪。但是抗击疫情的经历,让我认识到,我有责任也有义务,不断学习、克难攻坚。”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医疗急救中心经理倪小红:

   严守门户,准备长期作战

  倪小红在工作中。

  9月9日,从北京归来的第二天,倪小红早早来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医疗急救中心,开始了繁忙的工作。“北京回来以后,我感到身上的责任和压力更大了。”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浙江最主要的空中门户。疫情发生以来,倪小红和同事们不仅要做好日常急诊出诊医疗服务,还要和地方疾控部门一起做好疫情防控。

  防护物资够不够用?医疗垃圾有没有按时收集?机上特殊旅客的排查和流调情况怎么样……上午9时之前,倪小红就打了十几个电话。在得知医疗垃圾袋不足后,她又马上电话联系供货单位,紧急调配送货。“机场疫情防控的面比较广,环节也多,每天早晚过一遍会比较放心。”

  打完电话,倪小红又来到位于213廊桥处的洗消污染区。“现在,国内航班疫情排查量下来了,为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航班的影响,我们把原来设在4号贵宾厅的洗消区搬到了这里。”

  新的洗消区有两扇门,一个进,一个出,工作人员进入后,必须按程序脱卸防护服。倪小红交代同事,门上的进出标志要更加明显一点。“这个临时点大家还不熟悉,千万不要弄错了”。看到刚上机排查回来的同事,倪小红不忘叮嘱:“再热也不要急,要规范脱卸防护服。”

  倪小红说:“机场常态化疫情防控不能松懈,我们已经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三期新航站楼建设不断推进中,我们正在研究楼内医疗急救设备和人员的配置,为保障亚运会做好准备。”

   台州市温岭市智科机电有限公司职员陈海建:

   于平凡中,感受伟大的力量

  陈海建(右)在雨中帮助老人。

  9月9日下午,走进温岭市智科机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陈海建正挽着袖子对泵的离心开关进行检测,身前一张半旧的工作台上堆满了各种机电配件。这个1986年出生的小伙子,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笑起来格外热情真挚。

  就在前一天,他还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接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表彰。当身边人问起接受表彰时的感受,陈海建坦然一笑:“当时挺激动的,见到了钟南山院士和那么多抗疫英雄,但回来后就逐渐平静了。这个荣誉不只属于我,也属于火速志愿队,是对大家共同的激励。”

  今年初,受疫情影响,温岭有一批来自低保家庭的尿毒症患者出行不便,以陈海建为代表的火速志愿队发起了“蓝红丝带火速相伴”志愿服务行动,风雨无阻送各地患者前往医院。从2月3日开始,至2月21日公交恢复运行后结束,他们累计接送30名尿毒症患者往返医院370余次,接送里程逾2万公里。

  与记者分享着志愿服务的点滴,陈海建神情坚定:“这次疫情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精神。我是一个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也是中国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今后,我将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将公益事业持续做下去。

   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大港社区党委书记朱红明:

   马不停蹄,当好企业“娘家人”

  朱红明(右二)与社工走访调研企业。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陈红摄

  从北京返回宁波后的第一天,朱红明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向区委主要负责人汇报,下午向社区党员和社工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随后,又走访了宁波北仑瑞佳塑胶有限公司、宁波易派诺文具有限公司两家园区内企业。怎样让样品宣传更新颖、更有北仑特色?如何协调版权使用?厂房加层扩建如何申报?这些走访中了解到的问题,朱红明一一记在心里。

  “大港社区是全国首个不设居委会的工业社区,园区里651家企业中,外贸企业占七八成,受疫情影响很大。下一步,我们要提升社区工作效率和精准度,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帮企业搭好平台,打通上下游,让供应链、产业链真正‘链’起来。”

  关于如何更好地服务社区内的企业,朱红明已经有了方向:推出“业务相亲会”,让企业找到身边的潜在客户,使园区内物美价廉的外贸产品从抓住区内、市内市场开始,稳扎稳打,加快“内循环”;升级疫情期间搭建的“供应链超市”线上交易平台,以自愿“拼单入团”的形式,让小微企业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办公耗材、辅助材料;统筹园区内的跨企业社会资源,开展“美丽厂区、放心食堂、快乐车间、温馨宿舍、青春团队”五大创评,让更多的企业职工变成一家人,打造大港的“园区共同体”。

标签:编辑:陶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