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第四届"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召开

发布时间:2019-09-23 13:21:14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遥 通讯员 丁红兵

  非遗保护如何见人见物见生活?一场头脑风暴来啦!

  作为第十一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的智慧担当,第四届“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于9月22日在杭州市拱墅区运河祈利酒店举行,这也是该论坛永久落户拱墅后的第三次盛大举办。

  浙江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既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富多彩、韵味独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浙江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化创造力的历史见证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这些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浙江从实际出发,按照“保存保护、传播传承、创新创造”的思路,不断探索非遗保护新途径、新方法,通过活态传承、活态展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生产、生活、生态,提高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与自觉参与保护的意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沙龙以“新时代、新传承、新探索”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媒体人以及非遗创业代表共计40余人,共同探讨非遗当代价值,推动非遗转化利用,拓宽非遗传承渠道,以新思想、新理念开展非遗保护,以新跨越、新融合推动非遗传承发展,为新时期非遗保护探索中国实践。

  “我们主要通过‘讲好故事、过好大节、办好论坛、做好集市’等方式,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让老百姓近距离地感受非遗。”拱墅区文广旅体局局长张路红作了题为“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杭州市拱墅区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及发展利用”的主旨演讲,她邀请专家学者为拱墅包括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发展把脉指路。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吕品田与大家分享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艺术实践。吕品田说:“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乡村的本质是生活的家园。要发挥人民在乡土艺术中的作用,比如托付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乡贤,还乡土艺术以汪洋活水。”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带大家重读了《非遗公约》,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连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系教授前田宏智分别作了主旨演讲。

  据悉,本次“大匠至心”论坛共分为主旨演讲、分组研讨、总结三个部分。其中,分组研讨共有四个议题:“新传承新实践的阐释与对话”“大运河文化带地域人文构建”“回归当下生活的转化与创新”“非遗保护传承赋能文旅融合”。闭幕式上,还将举行《运河南端民俗图志》新书发布仪式、“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饮食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及高德地图“浙江非遗地图·守护者声音”上线发布仪式。

  “大匠至心”传统工艺振兴杭州大运河论坛自2017年起,永久落户拱墅区。运河千年流芳,拱墅自古繁华,运河文化是拱墅的根和魂。拱墅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点3处,遗产河道2段,23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文保单位。近年来,拱墅区更是把“文化引领”作为全区核心战略,以建设运河沿岸名区为目标,谋划了“一址两园两街三馆两中心”十大文化项目,在城区由破转立的过程中全方位融入文化建设思维,为运河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运河文化看拱墅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

标签:非遗 传承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