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要闻

中国美院以乡土为学院 开启“流动的思政课”

发布时间:2019-04-28 15:09:15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悦 通讯员 方舟 刘杨

  4月,中国美术学院的年轻学子们又“下乡”了。

  “下乡采风”是中国美院的一项传统活动,每年春秋季各开展一次,体现的是“以乡土为学院”的教学主张。事实上,这不是简单的写生采风,而是一种通过社会调查、田野工作进行“社会素描”的开放课堂。

  晚上7点,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高空,在安徽查济乡间一个古朴的院落里,五位教师端坐石桌前,100多位学生围绕在老师身边,现场时而安静时而热烈。

  思政课教师张盛满打开胸前的麦克风,准备开始讲课。这时,不少学生纷纷往前蹭,搬着小板凳往前挤,有些挤不到前面的就站到磨盘上抢站最佳位置;后面的学生怕听不清,干脆就把手机传到前面,打算录音拿回去再细听。

  深夜10点,为了不影响学生休息,老师不得不宣布“星空下的思政教育课”结束,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意犹未尽”。

  “流动的思政课,我们一直在路上。”这是中国美院思政教育中一直坚持的。在今年4月的学生“下乡采风”实践中,中国美院思政理论课教师分赴仙居、南浔、松阳等7个下乡采风点开展授课,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国情时政,大家以手绘的方式记录了思政课堂。

  田间地头,桑竹阡陌,学生在哪里,思政课就在哪里。在中国美院人心中,思政课与下乡实践专业课程相结合,如盐溶水,流淌到村舍农居,浸润到学生心间。思政教学引导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滋养思政教学。数年来,中国美院的思政下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中国美院的艺术学子反哺乡土,以艺术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星空下,绽放思想火花

  星空下,3个小时里,时有思想的火花绽放。思政课教师张盛满条分缕析,详细介绍徽州文化和家族迁徙的历史,从传统文化复兴的角度,谈及地方的文化内涵、文化再造与乡土践行的当代意义等,让同学们加深了对人文历史的认识。

  张盛满娓娓道来:徽州文化讲究敬老孝道,查济祠堂墙壁上的“孝”“忠”“义”“节”精神内涵更是以“孝”为首,如今二甲祠也作为老年人活动中心成为一大娱乐设施,同时还配有敬老专座……这些表明了徽州敬老孝道文化传承之久远,文化认同之深刻。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现场,学生们感叹,“我们下乡写生不能走马观花,要真正融入其中,感受当地感受乡村与城市不一样的地方。张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对这里的文化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徽州文化不单存于课本、文字,它体现在我们到达的这个地方的每一寸土地上、每一幢建筑上、每一个居民的生活模式上……”中国美院专业基础教学部设计分部大一学生郑伊煊说,这是自己第一次来到安徽,原本以为放松身心画画写生就好了,但当他通过张盛满激昂的讲解和分析,他逐渐体会到下乡之行的意义,“设计工作者的文化内涵以及社会责任感必不可少,拥有了担当后的设计作品才是纯粹的、有价值的。”

  韩金峰是中国美院专业基础教学部大一学生,思政课下乡所带来的露天课堂,将美院学生与思政课的距离无限拉近,学生们从过去静止、被动的学习状态被“激活”,学生们开始主动关注现实,真正实现了思政课的入脑入心。

  此次,除了张盛满,还有李昭、翟志强、朱文信、龚华平四位老师,他们从徽商精神讲到宗族文化,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谈到最近的热点话题,从传统文化的活化、复兴讲到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讲解精炼透彻。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星空下的思政课’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授课教师龚华平说,“两者的结合,既整体提升了思政课的魅力和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又有效引领了专业实践的效率和思想层次、创作水平。”

  礼堂里,勾画乡土人情

  漫天星光下,青山环抱中。在仙居白塔镇东横街村的文化礼堂中,中国美院的师生们正在上一堂生动而特殊的思政课。课堂上,中国美术学院思政理论课教师龚华平、朱文信和东横街村书记许子兵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的文艺工作要求展开了热烈讨论。

  “00后学生们大多对农村缺乏了解,艺术生们又往往欠缺政治敏感度。”朱文信老师说,“我们要借助这个下乡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乡村的现状与历史,让他们能切身感受到中国农村的发展,感知乡村,感知中国,从而激发他们改造乡村,建设祖国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另一边,中国美院学子来到南浔镇养老服务中心给老人画速写,采集绘画素材信息,一笔一画,抬头落笔之间,画出老人脸上岁月的痕迹,以青春活力点亮夕阳晚景……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参与者、实践者与反哺者。

  在桐庐下乡实践点,以美丽乡村写生为主题的作品展正在举行。展览以山、水、人、物、景为主题,现场写生、手稿记录、组织访谈等形式,深入观察研究当地的人文风貌与生活方式,美院学子运用不同的艺术视角与风格语言记录新时代的乡村发展与变化。

  “听了思政课老师的讲解,我会开始去关注这个村子的历史与发展。这是一方生机勃勃的土地,并不仅仅是我们画笔下的客体。”中国美院专业基础教学部造型分部学生谢池柳说,“中国的乡村不缺少美,我们要用自己的画笔把她的美传播出去,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她,保护她,建设她。”

  学生在哪里,思政教育就在哪里

  回溯中国美院之肇始,始终都以脚踏大地、扎根人民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和指引。四年前,中国美院思政中心就组织教师有机结合美院一、二年级学生每年3周时间的专业下乡实践活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学思践悟是一个过程,学习思考与下乡实践相结合,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才能达到思政教育的最佳效果。”中国美院思政社科部思政中心主任翟志强说。思政社科部思政中心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出更接地气、更受学生欢迎、更具教育实效的思政课程。

  然而,流动的课堂对思政老师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可以说,这种实践模式对美术院校思政教师队伍来说是一次综合实力的大练兵。在中国美院,所有美术专业学生都将参与的专业下乡活动中,思政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共同探讨解决现实问题。“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根本无法hold住学生。”一位思政老师说,艺术类的学生思想活跃,相比较更感性,他们一旦认同了某位老师,会很执着的。正是这份执着,也触动了老师,让老师不断前行。

  与此同时,中国美院还拓展思路、开门办课,全方位延展思政师资,邀请深度参与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农村党支部书记、返乡创业者、地方志编纂者、普通村民等走上讲台,讲授思政理论课,成为学校思政课堂上一支特殊的教学力量。

  秉人民之心,深耕乡土中国;寻历史之根,展望未来之路。“艺术如果脱离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远离了火热的生活,无视了广大人民,那就失去了血肉、失去了筋骨。我们要主动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下乡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是高等美术院校落实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的有效途径,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以艺术助力国家建设的种子,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