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乡风文明

党旗引领、“四化”推进,全面加强新时代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发布时间:2019-04-19 15:15:00 来源: 浙江文明网 遂昌县文明办

  一、基本情况

  遂昌,地处浙西南山区,县域面积2539平方公里,人口23万,大部分群众生活在农村。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主政遂昌五年的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在此写下了“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官廷,农歌三两声”的美赞。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风,新时代当有新气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来,遂昌县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强化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导向。在志愿服务领域,强化党员引领,坚持社会化运作、制度化建设、项目化推进、常态化开展,立足山区实际,引导邻里互助,突出人文关怀,打造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

  随着活动的推进,全县16000余名党员志愿者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成为“新常态”;本土创作的《文明花开遍遂昌》歌曲和广场舞短短几日就由文化志愿者传遍全县20个乡镇街道;“十年如一日”为游客指路的旅游志愿者不断擦亮“不让一个游客在遂昌受委屈”的金字招牌;叶坦社区荣获全国学雷锋“4个100”先进单位。同时,还涌现出鲁冰花工作室、满天星计划、“带大山的孩子看世界”、爱心驿站等一大批等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组织和项目。

  二、主要做法

  1.党员干部带头,构建志愿服务社会化动员体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纳入每月主题党日的必选项目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内容。充分激发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构建“党员+社会力量”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构建县、乡、村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县级层面着眼于专业化,成立“政策宣讲、文化活动、教育培训、乡风文明、人文关怀”等五支志愿服务队,形成专门的“服务菜单”向社会公布,接受基层群众“点单”。各乡镇、村均成立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全县形成368支志愿服务队,500余个志愿服务小组。通过“志愿汇”App、微信、网站等手段拓展志愿者招募渠道。目前全县共有“志愿汇”注册志愿者人数超4万人,志愿服务时长超12万小时。

  2.提升制度化水平,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供有力保障。出台遂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列制度,规范志愿者注册、培训、招募、激励等措施。志愿服务时长纳入党员干部考核,推广使用志愿汇APP,将服务时长纳入公民信用体系。在农村,参与志愿服务还被列入文明银行积分,村民不仅可获得物品奖励,还能在信贷、评优评先等方面“加分”。在财政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优秀社会组织、支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3 推进项目化建设,打造“联户帮”等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新模式。以邻里守望为重点,“联户帮”为载体,帮生产、帮生活、帮困难、帮照看、帮技能等“五帮”为主要内容,让互助式的志愿服务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推动形成“你帮我、我帮你”的良好风尚。如淤溪村开展的“联户帮”志愿服务项目,将相邻的3—5户农户结成互助小组,签订“联户”协议,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已开展邻里帮助500余次,很受农民群众欢迎。开展“生态+”志愿服务行动,组建200多支队伍组成“绿水青山志愿服务联盟”,参与美丽乡村、文明旅游、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培育“小而美”的志愿服务项目。

  4.坚持常态化开展,打造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打造“微笑遂昌”志愿服务广场,每月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探索“让幸福来敲门”精准帮扶新模式,广泛开展为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送温暖”活动,全县建成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组织230多个,推出“关爱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爱心妈妈,代理家长”“情暖童心”等系列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活动。庄山村群众自发组成“芝麻绿豆”志愿者服队,轮流烧制“爱心餐”,每天为孤寡老人上门送餐;应村村的“好媳妇洗衣队”把每月逢8的日子定为“爱心洗衣日”,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清洗衣物。

  三、下步打算

  1.坚持需求导向。志愿服务应当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的关注点就应该放在哪里。遂昌县将搭建直接有效的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完善“点单式”服务。同时,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特长,将服务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社会治理、弱势群体关爱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开展精准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把服务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2.坚持常态开展。志愿服务贵在成风化俗、润物无声,最忌“运动式”服务。下步我们将坚持重大节日大活动、每月数场小活动、每日都有“互助式”服务,真正打造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同时,利用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阵地,开展好文化志愿服务,丰富农民日常文化生活。

  3.坚持正面引导。加强以志愿精神为核心的志愿文化建设和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积极选树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以可见、可感、可学的事迹激励志愿者,倡导志愿服务新风。加速志愿者队伍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群体延伸,进一步营造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浓厚氛围。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