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乡风文明

诸暨:文明实践 志愿同行

发布时间:2019-04-19 15:12:00 来源: 浙江文明网 诸暨市文明办

  一、诸暨市志愿服务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诸暨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持续深化志愿服务工作,使其成为广大群众参与道德实践、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志愿服务由盆景变成风景,由时尚成为风尚。

  一是构筑平台,推进志愿服务便捷便利。建立由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牵头的组织架构,整合党员、青年、妇女以及红十字会、社会组织、文明单位等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建成“诸暨市志愿服务中心”“雷锋广场”“诸暨志愿服务网”及“志愿诸暨”微信公众平台,接入“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市、镇、村(社区)全覆盖的志愿服务站点,在广场、车站、医院、旅游景点等重点场所设立100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全市现有各类志愿者队伍3106支,实名注册志愿者18.9万余人,全力推进“全城志愿”,打造“温暖之城”。涌现出了壹加壹、手拉手、越民生、爱心蚂蚁、一米阳光等明星志愿服务团队和“漂流书吧”“点亮微心愿”“公益小天使”“青少年心灵花园”“黄手环-安全回家”等一批品牌服务项目。

  二是优化设计,推进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出台《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诸暨市社区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周末志愿”服务行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文件,完善了招募注册、项目发布、供需对接、服务记录、培训管理、评价激励等9个方面17项制度。坚持“一区一品、一队一特色”的原则,围绕文明创建、便民服务、科普宣传、平安建设、文化教育等内容,各机关部门开展“门前三包”“文明出行”“洁净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各窗口行业开展“学雷锋精神树窗口形象”活动,各学校开展“从身边小事做起”主题活动,广大群团组织开展“学雷锋爱满暨阳”志愿服务活动,共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7543项,项目总时长475.87万小时。

  三是示范引领,推动志愿服务可看可学。开展三个十佳评选活动,评选年度“十佳志愿者”“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十佳志愿服务组织”等先进典型,同时对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进行考核,让广大志愿者和志愿团体学有榜样,做有目标。在充分体现志愿服务自愿、无偿、利他的前提下给与优秀志愿者在就学、就业、就医、使用社会公共设施、接受他人和组织提供服务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待。同时,运用报、屏、网、微、端等多种形式,开设“美在身边”“志愿诸暨”“榜样的力量”专题专栏,喊响“志愿让你我更温暖”,在公园、广场、社区、围墙、公共场所等地布置志愿服务类公益广告300余处,使志愿者成为人人熟知的“道德明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敏于心,践于行。

  二、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开展志愿服务情况

  紧抓诸暨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市的契机,围绕高效运转、高质落地,建立紧密联动、各有分工、协调高效的志愿服务机制,打造常驻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用全市18.9万余名志愿者力量,汇聚起关爱群众最大同心圆。

  一是着眼“线上+线下”,优化志愿服务流程管理。建成集志愿者招募管理、志愿项目供需对接、志愿服务评价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实践微平台,着力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网络载体,打造“中央厨房”。

  1.突出服务规范化。定期发布志愿服务精品项目,针对性招募志愿者,实现报名、审核、注册“一站式”受理。

  2.突出服务精准化。充分摸排群众需求,进行大数据分析,分门别类制定服务“大菜单”,形成农村文化礼堂“点单”、文明实践中心“派单”、志愿队“接单”的服务模式。

  3.突出服务常态化。打造志愿者网络管理系统,实时记录服务时间、服务动态,实施星级评定。同时进村入户发放志愿服务问卷表,对志愿服务的具体成效进行实地打分。给予优秀志愿者免费享受公共服务、邀请参加重大活动等奖励,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参与度。

  二是着眼“联动+联盟”,促进志愿服务联通共享。坚持分级定位,市镇村三级志愿力量根据自身优势设定各自职能,整合资源,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

  1.建立市、镇、村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市志愿服务总队突出统筹整合“指挥部”作用,集成供需对接、注册认证、项目孵化、团队培育、指导监督、激励保障等六大功能,牵头整合部门资源组建20支市级志愿服务队,深入镇村为群众提供健康医疗、农技指导等专业性服务,着力打通全域志愿资源链,激活全民志愿生命力。镇志愿服务分队突出承上启下“中转区”作用,指导承接活动任务,收集反馈群众需求,每季确定志愿主题,每月制订志愿计划,实施“周回访、月通报、季分析”动态管理,经常性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系统服务。村志愿服务小队突出落地见效“终端站”作用,广泛吸纳田秀才、土专家、新乡贤、民间艺人,组建以邻里纠纷调解队、民间文艺演出队、乡风文明理事会、邻里互助促进会、乡贤议事参事会等“两队三会”为主要内容的“5+x”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一对一常态服务。

  2.完善文明单位点对点联系制度。以一个文明单位联系一个行政村的方式,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资源优势及辐射带动作用,深入结对村,经常性地开展帮困助学、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结对村提供人才、信息、市场、项目等各方面支持,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服务活动,同时协助结对村壮大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提升志愿服务水平,让结对联系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3.组建镇级便民区域联盟。全市24个镇乡突破地域限制,建成“手拉手”“义拉宝”“向日葵”等7支便民志愿者联盟,整合维修、义诊、生活和文艺等便民服务内容,实现项目共享、资源共享,推动便民服务方式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确保便民服务长效供给,2019年1月开始,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60余场次,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

  三、着眼“专业+精品”,强化志愿服务品牌培育。通过完善培育机制、优化措施保障,积极打造一批志愿服务金牌团队、特色项目,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专业化,带动更多群众加入志愿、投身公益,为文明实践凝聚更多力量。

  1.实施品牌培育“双百”工程。每年公开征集百个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寻找百名志愿团队“掌门人”,一批特色项目、品牌团队日益融入群众生活,如“93帮帮团”道路应急救援、“焕新乐园”困难儿童家居改善、“车管家”小区停车引导等项目成为文明诸暨最亮丽的风景线。

  2.开展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创建活动。在优秀项目的基础上,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建立专业顾问团,重点打造一批精品项目。2019年,我市文明办切出6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30个志愿服务精品项目,通过月度跟踪、定期指导、中期评估、年终评选等全过程、闭环式培育,对通过终审的项目给予1-3万元补助经费,推动项目更富活力、更有成效、更可持续。市民政局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公益创投项目,进一步激发公益组织创新活力。

  3.推进志愿服务品牌由点及面。对于镇村层面,依托文明实践所建立孵化基地,利用村级关爱基金提供经费保障,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色”的生动局面。江藻镇“田园守望”志愿队义务看护经济作物,帮助老年农户晒收稻谷,邻里互助共建美好家园;山下湖镇“小镇巧妇”志愿队,鼓励妇女参与村级治理,“一个村嫂一个家,和谐村嫂和万家”;直埠镇“小布衫”暖心志愿队,充分利用“小布衫”基金开展暖心志愿服务,让因病致贫人员、失独家庭人员、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感受到温暖,村民互帮互助,成为文明实践一大亮点。

  志愿者作为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实践路径的探索者,实践亮点的创造者。书写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精彩华章,需要广大志愿者聚力聚焦、合力合拍、同心同向。让我们共同携手,用爱心传承文明、用真情奉献社会、用行动践行诺言,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贡献力量。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