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要闻

宁波倡导“厚养礼葬” 让逝者在绿色中诗意地栖居

发布时间:2019-03-25 10:00:00 来源: 中国宁波网 记者 王佳 通讯员 梅薇 陈振辉 制图 韩立萍

  在树下撒满鲜花

  又是一年清明时。

  从“厚葬示孝”到“归于自然”,时代变迁,如今,一棵树、一坛花、一面墙、一片海……成为不少先行者的选择,他们用绿色和环保向生命致敬。

  诚然,移风易俗并不容易,在“回归”的路上,真正树立践行把绿水青山留给后人的理念,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散墓进公墓墓园变花园

  节地生态成为不少公墓标配

  清明节临近,象山县鹤浦镇蟹厂生态公墓内,开始有了祭扫的人群。站在墓园低处向上望去,是一排排修饰整齐的松柏,点缀着怒放的茶花,目力所及,并不见任何坟墓。走到近处,才看见平铺着的墓碑。这里有着7000多个节地生态墓穴。

  “今年清明,是我家旧坟迁进后的第一个清明。”当地一个村民说,墓穴大幅“瘦身”,节约了土地,祭扫也方便多了,在这里有专人管理,墓园漂亮又整洁。

  令这个村民未曾想到的,鹤浦镇及蟹厂村还征用了6亩荒山地,迁移了山坡10余座老式大墓,对乱石进行了清理,目前,种植罗汉松、桂花、茶花、红豆杉、香樟等10余种树种,形成一片树葬区。

  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很多,目前主要有以楼、廊、堂、塔、墙等形式存放骨灰的立体安葬方式;占地小于国家规定标准的节地型墓位;骨灰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葬式;骨灰撒海等不保留骨灰方式等。

  宁波各区县(市)乡镇都建有公益性公墓,这些公益性公墓和部分经营性公墓,都开发有节地型墓位,还有一定比例的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葬等节地生态葬式。

  在同泰嘉陵,园区一条中央溪流的两侧,分布着草坪葬、花坛葬、树葬和小型节地葬区。百余米长的花坛长廊,黄金菊迎风绽放,花坛砖片上刻着近20位逝者的名字;草坪葬墓穴不超过0.5平方米,50多位逝者在绿草如茵中安眠;在一片开阔的山林平台的树葬区,桂花树的枝丫上黄色丝带随风飘动,这片篮球场大小的桂花林可安葬960位逝者。

  象山县燕山陵园花坛葬、壁葬、骨灰楼、海葬纪念广场、树葬示范区等节地生态葬设施逐步建成,各镇乡基础设施较好的中心公墓,各类节地生态葬设施建设全面推开。在鄞州,累计已建成公益性生态墓园26个(含一个骨灰存放处);已建成生态墓7.5万穴,入葬5万多穴,生态墓园总入葬率达66.7%。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已建成或改造生态墓地1045个,骨灰存放设施69处,壁葬设施3处。

  2018年11月,我市出台文件提高了节地生态葬法补贴标准,将生态墓地墓位、骨灰存放处格位政府埋单免除费用每穴不低于1200元,提高到每穴不低于2500元;提高了骨灰撒海免费服务费用标准,凡属于宁波惠民殡葬政策保障范围的对象,其每具骨灰撒海免费服务费用以及不超过5人的随船亲属免费服务费,由3500元提高到5500元。惠民殡葬政策实施7年来,全市为28万余名逝者免除各类基本殡葬费用2.8亿多元。

  把更多的资源留给子孙后代

  选择诗意归去的日渐增多

  3月23日和24日,舟山莲花洋海域,伴随着肃穆的音乐和翩翩飞舞的花瓣,一批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骨灰盒缓缓沉入大海,这是宁波第13次骨灰撒海活动,34户家庭选择用这一方式送别挚爱亲人。

  我市从2013年首次举行海葬以来,一年(清明、冬至)两届的海葬人数从开始时的25位,到2018年的80位。截至目前,已有322位逝者选择了骨灰撒海这一浪漫庄严的回归方式。

  “愿归自然谢人间,但求山水共做伴”,不是“孤独的诗意”。市民对生态文明葬式的接受度逐年提升。2018年,全市选择节地生态葬法(含骨灰存放、海葬)者共20064人。在部分区县(市),节地生态葬法覆盖了所有建制村,全市节地生态入葬率超过50%。

  记者了解到,这些“先行者”和家属选择各类节地生态葬,有文化的因素、政策的因素,更多的还是出自那番家国情怀,把更多的资源留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

  一些墓园在组织节地生态安葬时,会统一举行庄重的入葬仪式,精心安排富有文化内涵的活动环节,组织逝者亲属全程参与。去年11月20日,鄞州区省级树葬示范点举行了首届集体树葬安放仪式,活动通过诗歌朗诵、家属祈福等环节追思逝者,并在树葬纪念墙上镌刻下逝者的名字,向家属捧上特别设计的树葬证书,共同表达对逝者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敬意。

  科技创新亦推进了节地生态安葬。一些公墓在壁葬等节地型墓位设置二维码,逝者家属通过扫描二维码,看到逝者个人简介、墓志铭、人生时间轴、照片、视频等内容,随时随地追思缅怀。

  诚然,移风易俗并不容易。较之于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入土为安”“人过留名”,新兴的“环保葬”需要被大众接受的过程还很漫长。目前,众多宁波人中,相比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对小型节地葬、壁葬、海葬等葬法的接受度相对较高。

  据了解,现在经常有老人打电话甚至亲自到民政部门咨询,生前就想安排自己的身后事,想选择海葬、树葬等节地生态葬法,积极参与殡葬改革。“来咨询的老人往往思想比较开放,认为逝后归山归海都是一样的,都是与自然融为一体,还能为子女减轻负担。但小部分老人还是担心子女有顾虑,其实很能理解。”一位一线工作人员坦言,“逝者为大”,即使逝者生前要求丧事从简,选择不留墓位、甚至不留任何痕迹的生态葬,子女照办了,又囿于周边风俗、环境影响,往往要承受“不肖子孙”“连买个墓位的钱都不舍得”的质疑甚至指责。

  普及“厚养礼葬”仍需努力

  文化认同法治护航一个不能少

  占地规模减小,殡葬花销降低,在民政部门看来,这些都只是个人或陵园管理层面的小账,节地生态葬,更主要算的是社会层面的大账。

  “宁波市现有经营性公墓89家,如果市区所有逝者选择传统墓葬方式,不出几年,这点儿地肯定不够用了。”“宁波市每年死亡人数约4万人,如果都选择节地生态葬,每年至少可以减少2万平方米建墓用地。”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一增一减之间,能够节约出来的是社会发展的生态效益,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人多地少的现状,我市积极宣传殡葬法规政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殡葬文化,倡导文明节俭、生态环保、厚养礼葬的殡葬新风尚。

  海曙区北斗心灵关怀服务中心日前在广安古林养怡园组织了一场主题为“生命关怀最美夕阳”知识讲座,从老年朋友的身心健康引申到身后事项处理,潜移默化地传播丧葬新理念。鄞州与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签订了30场电影下乡活动,2019年电影下乡宣传主题为“绿色殡葬,移风易俗”。3月23日至4月7日,将陆续在14个镇(街道)的村、社区放映,讲述鄞州节地生态葬法的相关惠民政策。

  “宣传需要加强,殡葬行业也需要创新殡葬产品,增强人文关怀。同时,形式和外观也得注重,形式感和庄严感不能少,要让逝者有尊严,让生者得安慰。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接受。”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直言,可以借助网络设立追思、纪念平台,把科技和亲情结合起来,让时间和距离都不再遥远。同时,还要做好生态葬立法工作,让更多公墓提供公益生态葬服务,让更多市民接受新事物。

  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带头文明殡葬,有利于推动殡葬改革。据了解,我国的殡葬改革在殡葬习俗方面主要是通过党员干部这一群体带头,来改造殡葬旧习,形成新的殡葬风尚。比如,从60多年前党和国家领导人联名倡议火葬,到1983年党中央要求共产党员简办丧事、带头实行火葬,再到2013年12月中办、国办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实行生态安葬,采取骨灰存放、树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积极参与骨灰撒散、海葬或者深埋、不留坟头。

  厚养,礼葬,易千年旧习,树生态文明新风!

  评说

  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十九大报告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殡葬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先行者”在“回归”的路上选择了一棵树、一坛花、一面墙、一片海作为永远的栖居地。2018年,宁波市节地生态入葬率超过50%,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生与死是人生大事。人固有一死,死后怎样办理后事,自然也是大事。建一座坟、立一块碑,让死者安息,让后者缅怀,这是处理后事的传统办法;将亲人骨灰伴着花瓣与泥土葬于树根四周、草坪之中,让逝者的骨肉之躯渗透到树干,让树成为逝者生命的延续和象征,或者将亲人骨灰伴着花瓣撒入大海,“人生于自然,回归自然”,这是用绿色和环保向生命致敬的新风尚。怎样选择?纠结的背后除了观念,还有勇气。

  毫无疑问,传统的土葬和建墓碑,正在蚕食着我们赖以繁衍生息的有限的土地资源。特别是买高价墓地,建豪华坟墓,追求“厚葬”,不仅占地,也助长了迷信、攀比、奢侈等歪风,败坏民风和社风。其实,与其在亲人逝世后,把大把的钱花在“厚葬”上,倒不如在亲人健在的时候,多尽一点孝心,多给一点关爱,这是常识。如果亲人健在时,自己不闻不问,甚至还虐待亲人,那么亲人逝世后的“厚葬”,只不过是打着追思逝者的名义,摆阔气,争面子,虚图“孝敬”而已。

  节地生态葬利国利民利己,是大势所趋。但传统风俗的每一点改变,都绝非易事,需要时间的慢慢冲刷,需要我们不断加以宣传引导。在我看来,言传不如身教。1956年4月27日,老一辈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推动了中国殡葬习俗的第一次改革。时至今日,如果广大领导干部能够带头宣传践行节地生态葬,自会形成示范效应,推动中国殡葬习俗的第二次改革。当人们对节地生态葬有了更多了解时,绿色安葬就会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习俗,才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生命的意义。(李国民)

图示

标签:倡导 绿色 礼葬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