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村规民约展现乡村新风尚

发布时间:2019-01-21 17:24:37 来源: 浙江文明网 桐乡县文明办

  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多形式丰富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更加广泛地传播于老百姓之间,提高“两约”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执行率。近日,凤鸣街道开展了通俗版本“两约”征集评选活动,向街道各村(社区)村(居)民征集更为通俗易懂,活泼且便于传播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新版本。

  “之所以开展这样的活动,就是为了充分发挥村(居)民在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制定和践行中的主体作用,让村(居)民唱主角,自己说了算。”凤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早在几年前,凤鸣街道各村(社区)都制定了各自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可是随着时代发展,旧版的村规明约也需要加进“新鲜血液”。

  凤鸣街道联庄村村干部顾镇桦介绍,之前联庄村的村规民约就是三字经形式的。“联庄村,是宝地;将你我,来养育……我们的村规民约读起来十分朗朗上口,在当时也在村里发挥了一定作用呢!”他告诉记者,与凤鸣街道其他村(社区)不同,联庄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地服务区工作,很少回来,留在村里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也因为如此,村里的卫生状况一直不是很理想。

  “当时我们村规明约就有这么几句:讲卫生,美环境;护生态,保长利;倒垃圾,不随意……这专门是针对农村卫生状况制定的。”顾镇桦说,现在联庄村的卫生状况早已被解决,眼下正在推广垃圾分类,他们准备和村民商量后,将垃圾分类的内容加进新的村规民约。

  与联庄村不同的是,凤鸣街道路家园村除了村里的村规民约外,还有一个关于“五水共治”的村规民约。关于这个“五水共治”村规民约的制定,路家园村村干部许安桐道出了缘由:“我们村里的戏文浜以前可谓是臭气熏天,周边村民总是习惯性地把猪粪往河里倒,把垃圾往河边扔,久而久之,这里成了垃圾河。”

  2014年,村里借助“五水共治”之力,对戏文浜进行治理。经过治理,戏文浜不再黑臭,恢复了清澈碧波。许安桐表示:“制定‘五水共治’村规明约就是为了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共同来维护村容村貌。”原本以为只是8句话的村规民约不会起什么效果,可事实上自从制定了这个村规民约后,村里乱丢垃圾的现象真的不见了。

  凤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相较于行政上的硬杠杠,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更为人性化,从道德层面去提高村(居)民素质,不仅弥补了法律法规的空白,也更容易让大家接受。作为“三治融合”发源地,街道希望通过开展通俗版本“两约”征集评选活动,进一步激活村(居)敏自治活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