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91岁老人心中的惦念 海盐民警助力成功寻亲
发布时间:2018-10-31 11:20:50
来源:
浙江文明网
“耀耀,姑姑要嫁人了,以后你还是要记得姑姑呀……”69年前的一幕,91岁的盛兰芳现在想来,犹如在眼前。
1950年,还只有22岁的她从海盐嫁到上海,出嫁前她对自己年仅5岁的侄子说了这句话。侄子是她一手带大,万分不舍。
海盐到上海的距离,对于交通便利的现在来说并不远,但在1950年,普通家庭没有电话机,交通来往也不方便。盛兰芳嫁到上海的前几年还与娘家有书信来往,后来家中长辈相继去世,仅剩的亲人也都因多次搬家,断了联系。
六十多年没联系,但盛兰芳心中一直记挂着家乡的亲人,尤其是跟自己最亲的侄子耀耀。盛兰芳在家人的陪同下曾多次来海盐寻亲,但原先的武原镇北大街这一片都已拆迁,海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
没能找到亲人,成了盛兰芳最大的遗憾,如今已经91岁高龄的盛兰芳已行动不便,但她经常对女儿张群说起自己家乡的事,说起侄子耀耀,年纪越大,心中对亲人的挂念也愈甚。张群听母亲讲了许多耀耀的故事,也想见一见这从未蒙面的表兄,更想尽快完成母亲的心愿。
已过花甲之年的张群在两个表妹的陪同下再次来到海盐,并找到海盐县档案馆,寻找当年的档案。盛兰芳识的字不多,根据方言读音翻译过来的耀耀全名为“盛耀良”,但不知道具体哪几个字。根据“盛耀良”这个名字查到了几个同名的人,但都跟耀耀情况不符,耀耀是1944年生人,如今已经74岁,曾住在北大街80号。后来又从“yao”这个拼音的其他字查起,但一无所获。
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联系到海盐县公安局的民警黄文华希望提供帮助,最后大家集思广益,想到“跃”字在海盐方言中的发音与“耀”字相同,最后通过“盛跃良”这个名字一查,果然查到了与耀耀情况基本相符的人。事情有了眉目后,黄文华将张群姐妹仨接到公安局,通过户籍系统查找盛跃良,发现盛跃良的户口已经迁出武原街道,信息上留的座机号码也已停用。但黄文华找到了盛跃良的儿子陈云华的电话,告知了他这件事,希望他能向他父亲确认一下。
陈云华得知此事后,也非常高兴,立即向父亲确认。得知父亲的确有个姑姑嫁去上海,且其他特征也都匹配后,他马上联系了黄文华,黄文华又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张群,并马上安排了双方的见面。
10月18日傍晚,黄文华在约定时间开着车带着张群一行人来到盛跃良家,当敲门声刚响起,门就开了,盛跃良迫不及待地开门将大家迎了进去。在对照了档案馆提供的材料后,大家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这一次终于找对了人。
张群紧紧握住盛跃良的手,将母亲时常念叨的话转达给盛跃良,并微信视频连线在上海的母亲:“妈,我们找到耀耀了,耀耀说他也一直记得你这个姑母,耀耀头发也都白了,但身体很健康,你看吧……”说完又把电话给了盛跃良,电话那头一声“耀耀”带着些许哽咽,虽然记忆里只有耀耀5岁的模样,而盛跃华也早已记不清姑姑的容貌,但电话两头的人絮絮叨叨说了一堆话才挂掉电话,他们约定过段时间要见一面。
黄文华将时间留给这对表兄妹,并为他们拍了一张合照,这一场跨越了近七十年的分离也终于画上了句号。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