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非遗传承人需要更多“阳光雨露”

发布时间:2018-05-22 16:35:50 来源: 浙江文明网 作者:

  那天,刚刚回到九都山上的老家,村里的小伙伴就发来一条微信,“哥,你还记得当年参加太公祭时的话事人刘一侠么?”我回复说,“当然知道啊,他怎么了?”对方微信回复,“他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是咱们镇里人,也是刘姓宗亲的骄傲。”我的第一反应是感到开心。刘一侠先生在“太公祭”传承方面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地方传统文化的根与魂,也是地方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比如说文成太公祭,滥觞于明代刘氏宗族和地方百姓为纪念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而举行的祭祀仪式,祭祀时间固定为每年农历大年初一、六月十五,经过数百年时间的演变,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祭祀仪式,已成为维系海内外数万南田儿女情感、延续地方传统文化习俗的桥梁纽带,带给当地人精神上的熏陶、情感上的滋润,像我就受到太公祭活动中体现出的厚重历史感的震撼,透过历史的烟雾,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九都山,从中可以窥见那时候地方居民的衣食住行、生活日常,可以说,太公祭在某种程度上充当着地方传统文化传播大使。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针对非遗传承采取了不少政策性举措,像中央层面推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初衷就是为保护重要知识和技艺的传承骨干,鼓励其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开展传习活动,带动传承人群提高传承实践水平。这无疑属于一种精神上的荣誉,其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媒体的报道中,以及在人们的身边,非遗传承正悄然面临着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非遗传承项目投入相对于经济社会平均发展水平有所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像温州市入选国家级传承人总数达37位,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目前还在世的仅有23位。今年4月19日,全省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董直机,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4岁。

  除了给予非遗传承人精神上的荣誉,是否还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本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情怀和责任感,和时间赛跑,把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更进一步讲,就是把对非遗传承人的重视体现在平常、融入日常,拿出更多更及时的“真情实意”“真金白银”去培养和保护非遗传承人呢?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参与和支持。

  一方面,要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加大对非遗传承人培养的投入力度。像出版非遗读物、举办非遗课程、培训非遗教育导师,哪一件事情不需要投入?没有前期细水长流的投入,又何来厚积薄发的收获?在持续性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要积极发动社会名人、专家教授等群体,关心支持非遗事业发展,多创造条件让他们为非遗传承出谋划策、出资出力。此外,全力构建覆盖全体学生、体系比较完整、联系社会实际的非遗教育体系,让更多有能力、也有意愿从事非遗传承的人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要拿出更多的“真情实意”,在平时工作中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关怀。一手抓机制建设,立足实际,进一步完善推进非遗事业发展的决策、督考和问责等方面机制,既为老一辈非遗传承人创造比较稳定的工作环境,也给刚刚从事非遗传承的年轻人吃下“定心丸”,尽可能地为他们解决医疗保障、工作场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一手抓好宣传,多角度、多层次宣传非遗传承人的先进事迹和关心支持非遗事业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关心非遗事业、支持非遗事业的浓厚氛围。

  呵护非遗传承人、留存非遗记忆,需要更多从精神激励层面乃至物质保障层面的“阳光雨露”,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非遗事业的发展有更加肥沃的土壤。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