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明村镇创建 让浙江乡村更美丽
8月14日,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浙江召开,这是对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肯定,也是对我省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鼓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会上强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这又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浙江更应走在前列。
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丽乡村”,说到底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去实现,不仅需要具体政策措施的保障,更需要运用促进落实的抓手和载体。而30多年来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的实践证明,是推动“美丽乡村”目标实现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众所周知,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以“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开展的。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人民群众面对十年动乱留下的满目疮痍,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治理“脏乱差”的活动中,在全省欣起了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为主要内容和目标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从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从创建文明村镇到创建文明县活动的全覆盖;从“刹三风评三户”到全省欣起的“乡风评议”活动;从“双建设、双整治”活动到“三边四化”工程创建活动;从“四讲一改”(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讲法制、改陋习)活动到“美丽家庭”创建活动;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活动;从“双万结对”到“城乡共建”活动等等,浙江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添光增彩,美丽乡村的发展,又展示了浙江的乡村的文明,也充分证明了文明村镇在浙江创建的伟大实践和重大成效。这次会议在浙江召开,为浙江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要“里子与面子兼修”,使浙江乡村更美丽。深化文明村镇创建,不仅是治里“脏乱差”,培植绿水青山,更应软件与硬件结合,里子与面子兼修,实现外在美与内涵美的统一。在文明村镇创建中,我们不仅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三边四合化”等有形的净化、绿化、美化环境行动,让浙江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而且更要抓实提升农民素质、塑造文明乡风的“素质工程”,着力在全省广大农村形成积级向上、向善、向美、文明生活方式,推动全省社会文明指数进一步提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到创建文明村镇的全过程,大力开展“三爱四德”教育,着力培育好家风,促进乡风文明,让浙江乡村更美丽。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要传承与创新并举,让浙江乡村更美丽。全国的会议在浙江召开,这是勉励浙江总结经验再创新,也为浙江学习兄弟省市好经验、好做法提供了及好的机遇,既要总结以往创建文明村镇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的传承发展,又要充分发挥浙江农村的优势,把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县作为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服务载体的“创新工程”,不断增强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的生命力、亲和力和影响力,推动“美丽乡村”向深度与广度拓展。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主动顺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强化科技和网络思维,不断创新内容形式,方式方法、途径载体,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农村文化礼堂,融入到家风建设、融入到创建“美丽家庭”,融入到志愿者活动等载体之中。从衣食住行入手,推动创建文明村镇社会化、生活化,常态化。广泛开展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行动和“最美浙江人”创评活动等,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细落小落实。建立“寻美”机制,营造“学美”氛围,落实“帮美”政策,让浙江乡村更美丽。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要文明与美丽互动,让浙江乡村更美丽。有首歌词里这样唱道“人人都来讲文明,这个世界更美丽。”他充分说明文明与美丽是互动的,也是互为条件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让美丽乡村同精神文明相融合、共促进、同成长,就必须要大力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把美丽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农户。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大力培育新农民、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努力使乡风民风美起来。大力营造新环境,整治脏乱差,建设洁齐美,努力使农村人居环境美起来。大力建设新文化,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加快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保护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努力使农民文化生活美起来。大力开展“美丽家庭”创建活动,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进村、入户、到人,真正实现文明村镇创建目标,使农民文明起来,让乡村更美丽。
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浙江召开令人鼓舞,面对新任务、新要求任重道远。基层干部群众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执着干劲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打造美丽乡村,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