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赵晓元:不忘战友临终嘱托他坚持照顾战友父母41年

发布时间:2017-03-10 11:12:46 来源: 浙江文明网 作者:

  41年前,战友病故前临终嘱托:“以后,我父母你也要稍微关照一下哦。”

  41年来,家住余姚市朗霞街道干家路村的65岁退伍军人赵晓元,坚持年年去看望已故战友父母。

  今年2月5日,赵晓元送别战友母亲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41年来,赵晓元坚守的不仅仅是一句承诺,更是一份深深的战友情。

  近日,记者来到干家路村,听赵晓元细述他与金振坤的战友之情。

  赵晓元与金振坤的深深战友情,要从1972年说起。

  当年12月7日7点,19岁的赵晓元离开了老家,乘上军列远奔吉林。一同前往的,还有家住临山镇的金振坤。此时,他们彼此还是陌生的。

  新兵训练结束后,赵晓元和金振坤一起被分配到了军需仓库修理所,金振坤是汽车动力维修班长,赵晓元是汽车电工班长。因为工作交集,老乡关系,他们战友情谊日益深厚。

  在工作上,他们互相配合,相互学习、探讨所遇到的难题。在学习上上,多读了几年书的金振坤给予了赵晓元更多的帮扶。“因为小时候没有专心学习,到部队里后,写信回家常常会碰到不会写的字词,阿坤都会热心帮忙。”谈起往事,赵晓元的思绪穿越回归军旅生活。

  1976年7月28日,唐山爆发大地震。当时,赵晓元和战友们在进行野营训练。当天晚上,他们接到了部队紧急集合、开赴唐山救援的命令。

  到达唐山后,部队立即开展救援工作。赵晓元的工作是保障清洁水源的供应。当时,部队在煤矿旁边的工厂里找到了一口深井,井水要用柴油机水泵抽水上来。赵晓元得到命令是保障柴油机正常运作,因为他熟悉机械、电工工作原理。柴油机正常运作时,赵晓元则和战友一起挑水、送水给受灾群众喝。

  有一天,因为连续26小时连轴转,身体乏力严重,结果在手摇柴油机手柄时,摇到一半摇不动了,从而导致手柄快速反转,将他从约3米的井台掀翻下。赵晓元因此受伤了。

  但是,与自己受伤相比,战友阿坤则更为不幸。因为就在第一阶段抢救工作临近结束时,阿坤突然生病了,病情加剧日益迅速。对此,部队领导也非常重视,阿坤的治疗从团部医院一路转到师部医院和军区医院。同时,部队第一时间将病情通知了金振坤父母。

  对此,阿坤父母先后三次赶到部队看望,期间部队领导分配赵晓元做好接待工作。

  此时,赵晓元在照顾好战友父母的同时,也很关心战友的病情,经常劝慰战友安心养病。

  “9月8日,趁父母不在病床前的时机,阿坤哥拉着我的手说‘阿元啊,这病怕是好不了,以后我父母你要稍微照顾一下哦’”。想起此事,赵晓元哽咽着。

  虽然当时,赵晓元还宽慰战友不要胡思乱想。但是,第二天战友就匆匆离世了。

  送别战友,悲伤过后,赵晓元心里暗暗记下了战友的嘱托。

  从此,每次从部队回家探亲时,赵晓元都要去临山看望战友父母。

  1980年1月,赵晓元退伍复员回家。回家后,他第一时间去临山看望战友父母,拉家常。

  此后,每年春节,赵晓元都会挑选好礼物看望战友父母。“大妈,大妈……”每次看望时,人虽未到家门前,赵晓元老远就亲切地喊起来了。“走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我给大妈洗脸,然后大妈也给我洗脸。洗脸过后,我们互相静静地凝望一会儿,就像慈母看到久别归来的儿子一样。”说话时,赵晓元脸上洋溢着甜蜜的幸福。

  今年1月30日,正月初三那天,赵晓元像往常一样,去看望91岁高龄的阿坤战友母亲时,却发生了异常情况——赵晓元的呼唤没有得到回应。“原来是大妈因为身患重病,在卧床修养。”赵晓元说,得知老人两三天没有吃饭的消息后,赵晓元又千方百计宽慰老人,拉家常,一起回忆愉快的往事。当天晚上,在赵晓元的劝导下,老人开心地进食了。

  2月5日,得知老人家离世的消息后,赵晓元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和家人打过招呼后,就往临山赶。当天晚上,赵晓元主动要求留下来守灵,直至第二天葬礼结束后,赵晓元才回家。

  41年来,赵晓元与已故战友金振坤的友情,在村庄里传为美谈,纷纷称赞他“有情有义”。

  对此,赵晓元淡淡地说:“站好最后一班岗,这是我应该做的。(余姚日报记者陈振如)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