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以“村规民约”开辟乡风文明自治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4-12-05 14:57:55 来源: 浙江文明网 作者:

  今年以来,海宁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改变政府单方面推动的传统思路,以“村规民约”动员村民主动参与,走出了一条行政推动和群众自治相结合的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路子,并形成了四种典型模式。

  一是经济制约模式。以许村镇永福村为代表的“村规民约”突出奖优罚劣,制订细则,对村民虐待老人、乱倒垃圾、破坏绿化、铺张浪费等行为罚缴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的“赔偿款”,赔款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向村民的分红中扣缴。同时,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每年分红总额中提取1-5%作为乡风文明奖励基金,对实名举报不文明行为的村民以充电话费的形式进行保密奖励,并用于对每年评选的“最美永福人”进行物质奖励。

  二是积分鼓励模式。以斜桥镇华丰村为代表的“村规民约”设立了“好人好事银行”,为每一户家庭开设一个银行账户,对发现的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等行为奖励一定积分存入银行,定期公布储户积分,实现精神鼓励。储户也可以凭“好人好事银行”存折积分到“爱心超市”领取相应积分物品,获得物质奖励,还可以将积分转赠给贫困户,以爱心传递的形式带动更多人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形成了“奉献——积分——激励——再奉献”的道德激励循环机制。

  三是宣传教育模式。以周王庙镇长春村为代表的“村规民约”,节选了与乡风文明建设相关联的部分制作成诗歌楹联和顺口溜,手绘在村里的电线杆和墙面上,雕刻在村里的数十块景观石上,并制作《四季长春》村歌,出刊《四季长春》村报,排练《四季长春》快板,用独特的宣教模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同时,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龙头,联动建设板桥头党建休闲园、程家兜法制文化园、潘婆桥孝义文化园、东村上计生文化园、村部廉政文化园,以五个文化园推动形成长春特色的文明新风尚。

  四是“门前三包”模式。以许村镇南联村为代表的“村规民约”创新实施了“一协议、一队伍、一榜单”工作,即村民委和农户签订一份保洁、植绿、护水的“门前三包”协议,村里物色有威望的党员、企业主、村民小组长、老干部、教师,成立一个乡风文明促进会,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定期就村民的“门前三包”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同时,专门在村里显著位置设立一张乡风文明“红黑榜”,定期公布“门前三包”检查结果,好的以“榜上有名”的形式予以表扬,差的以“温馨提示”的形式责令整改,用正反两面推动村民实现乡风文明自治。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