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在“麻风村”口绽放——疾控制皮肤病防治站医生周素君

发布时间:2014-04-23 10:09:24 来源: 浙江文明网 作者:

  在金东区,有一个将青春寄放在偏僻的山坳里,把人生道路和麻风防治事业紧紧相连,以默默无闻的坚守和奉献,将平凡事业的涓滴细流,汇聚成仁心大爱的绵长江河。她就是周素君,她用33年的坚守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诚信和友善。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麻风病曾是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病种。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在防治手段缺乏的年代,晚期的麻风病人手脚畸形,鼻塌眼瞎,面目狰狞。于是,隔离治疗,成了治疗麻风病人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孝顺镇栗塘范村流寺山下有一座古寺——流湖寺,因这里地处偏远,环境清幽,几乎与世隔绝,1966年政府借用寺庙的用房建成了“麻风村”。在这座“孤岛”里,曾经生活着十几位来自全区各地甚至周边县市的麻风病人。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群体日渐式微,如今只剩下五位老人。多年来,党和政府并没有忘记这些特殊的“村民”,不仅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医疗环境,还派出了专门的医护人员,周素君就是其中的一位。

  周素君是金东区鞋塘人,18岁从原温州职工卫生干校临床检测专业毕业后,毅然决然放弃更多更好的选择,来到这个小山坳里。如今,她驻守“麻风村”已整整33年。

  说起当初为什么会来“麻风村”工作,周素君说,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她的父亲也是一位治疗麻风病的医生,良好的服务态度,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都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女承父业,她下定决心,立志要成为一个像父亲一样的好医生。

  4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孝顺镇栗塘范村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防治站时,见到了周素君,她正穿着一袭白大褂,在药房里忙碌着。“麻风村”就在栗塘范村村后的山坳里,距离防治站有两公里光景。

  就在半个多月前,“麻风村”“村民”钱水有突发高烧,而且全身发抖。周素君在对其进行短暂处理后,转送到了市人民医院。当晚,她就这样一直陪护老人,直到天亮。像这样的情景,33年间已不知发生过多少回。

  “我最担心的就是病人半夜发病,毕竟,这里离城区还是有点路的。”周素君说,有几次甚至情况都很危急,幸好都挺了过来。人在一起呆久了,也会产生感情,“麻风村”的老人们,慢慢对周医生都有了一种依赖性,一天没见着,心里就会觉得不安。周素君说,得到病人的信任,这对她的工作帮助很大。现在他们每周都会对老人们进行一次常规检查。

  进“麻风村”的机耕路坎坷颠簸,沿途荒山垦造耕地后,留下的几座坟茔显得突兀。“以前的“麻风村”在这条路尽头的流湖寺里,交通很不方便,房子也都是危房。”周素君说,2005年,在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区里在栗塘范村成立了皮肤病防治站,老人们也跟着搬到了离村更近的一处小院里生活。

  在院子东面的一间房子里,麻风病患者吴根荣静静地躺在床上。这位1975年就入藏参加青藏铁路建设的退伍军人,因患麻风病导致双目失明。周素君一进院子,就直呼他的名字。吴根荣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周医生不容易啊。从小姑娘开始就在这里了,我没有来之前她就来了。她对病人认真负责,只要一知道我们情况不好,就会立刻赶来,工作更是不怕脏、不怕累。”吴根荣对着周素君一顿猛夸。

  周素君说,以前附近的村民把“麻风村”看得很可怕,甚至不肯让孩子到河里去取水。作为医生,他们就尽力地做宣传解释工作。现在,村民们对麻风病人都很友善,大人和孩子也经常会到院子里来逛逛。社会各界都很关注麻风病人,还帮“麻风村”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和电视机,大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周素君家住鞋塘。早上到单位,电动自行车需要骑半个小时。但这样的“走读制”并没有规律。很多时候,她都以站为家。

  何新堂是周素君在皮肤病防治站里的唯一同事。从2005年来到“麻风村”,何新堂见证了她的一切。“共事十年来,周医生为人和气,工作上特别实干,对病人温柔耐心,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好医生。”他说,要说缺点,那就是留给家人的时间太少了。

  何新堂的话不无道理。去年9月份,周素君的爱人张养生因视网膜脱落在金华住院,后又转到省眼科医院温州分院进行手术。整个住院期间,周素君由于手头工作忙,都没有一天能够好好照顾丈夫,多亏了在山西太原读书的儿子赶回来,才解了燃眉之急。

  在周素君的人生字典里,家就是一个旅馆。连每周一天的休息日,都显得有些不完整。“我感觉亏欠家人太多,没有陪家人过过一个完整的周末,没有陪家人度过一次完整的旅行。”说起这些,周素君显得有些愧疚。

  周素君那身洁白的大褂,显得格外娴静素雅,一如村口迎春怒放的那株玉兰花。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寻找某种感动,其实感动就在身边。周素君用岁月的坚守、人性的坚持,更是用爱的动力诠释着作为一名白衣天使的执着。她是一位真正的平民英雄。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