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剡山小学开展"国学进校园,诵读《弟子规》"系列活动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诵读国学经典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道德素质。近些年来,嵊州市剡山小学积极开展“国学进校园,诵读《弟子规》”系列年活动。
一、以校园为经,营造国学氛围
2011年,剡山小学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打造学校特色,在校园内精心设计了高雅大方的“国学文化墙”,诗词歌赋、《弟子规》等国学文化呈现在粉刷一新的墙壁上。
文化墙内容既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配有儿童喜闻乐见的图片,别有一番风致。中操场一整面约300平米的墙体书写了《弟子规》,并配上古人“孝敬感恩”画面,一句“生活即《弟子规》,《弟子规》即生活”让孩子体会到了“感恩”就在平常的生活中。五号教学楼修葺一新,一首首诗词、一曲曲歌赋出现在各个楼层的走廊上、楼梯过道上。课间活动时,孩子们围拢在诗词歌赋墙前,讨论着文字的读法、画面的含义、作者的经历,还大声地朗诵起来。
如今,漫步于剡山校园,清悠的音乐从花草丛中飘扬而出,你会感受到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被渲染上浓烈的文化色彩,渗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别具一格的文化长廊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以活动为纬,徜徉国学经典
国学文化墙很好地配合了“《弟子规》诵读”“诗词诵读”等学校阅读工程,该工程专门写入了校五年规划中,作为重点项目来抓。规划中规定每一届三年级将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今年已步入第三个年头。
开学初,三年级老师就为诵读《弟子规》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本次活动还得到了校家长委员会的支持,为三年级学生购来了《弟子规》。
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8个班级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诵读;在诵读时间上,不占用课外时间,主要安排在晨读、语文课前、班队课;在诵读的形式上,通过教师讲解、观看动画、听同名歌曲等进行快乐阅读,让学生在轻松中掌握《弟子规》的要义。通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学校还将在六一节期间进行“《弟子规》诵读比赛”。
在历年的诵读比赛中,为了能在比赛中亮出精彩的一刻,三年级八个班级可谓下足了苦工,首先从《弟子规》前四部分中选择合适的内容,确定一个小主题,进行创造性地组合,然后利用课余时间认真排练。在比赛时,三年级八个班级都能做到全班参与,上台时个个精神饱满,清脆激昂的声音震撼了全场。有些班级还配以适当的伴舞、配乐等多种富有创意的形式,表现力、感染力都很强。同学们用他们的真心真情演绎了一幕幕令人感动的《弟子规》。
小施对该活动有很深的感触,她说:“‘最是书香能致远’,在此次比赛中,我和全班同学一起高声朗读《弟子规》,从中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更加明白了‘孝’这个字的力量,《弟子规》能让我们传递爱与幸福,收获阅读与成长的快乐。”
此外,各班都刊出了以《弟子规》内容为主题的宣传栏,学校总队部专门安排国旗下讲话进行全校动员,并通过红领巾电视、广播进行宣传。
三、以激励为纲,践行国学内涵
在诵读《弟子规》活动中,学校又结合了孝敬教育,积极践行《弟子规》。
每当重阳节、妇女节、中秋节、爸爸妈妈的生日,孩子们总会乐此不疲地动手设计小礼物,让家人开心。有的同学制作了一张节日贺卡,有的同学交出了一份最出色的作业,有的同学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有的同学做了不少家务活,还的同学还拿出了自己的压岁钱买了礼物,感谢亲人的养育之恩。在活动中,他们的父母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言传不如身教,虽为家长,也是子女,我们也应该常回家自己看看年迈的父母。”(五年级黄子姗的妈妈)
在“我为父母做早餐”感恩教育活动中,三年级谢易涵家长写下了以下感言:“当儿子端上一盘热乎乎的烤年糕时,我的心里也热乎乎的。是啊,儿子确实在健康地成长着,在不经意间,在某个时刻,总会给我一个惊喜,让我感觉很欣慰。”
在“感恩在行动”活动中,二年级王晰雯家长说道:“当女儿稚嫩的双手抚摸我的双脚时,一股股暧流滋润着我的心田!“万事孝当先”是该让他们从小就领悟到这点,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这真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家庭作业!”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的起码品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人和人性的高贵之所在,这也是《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的要义所在。让孩子们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一颗感恩的心是诵读国学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