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好人生活遇困 浙江好人中国好人伸援手
“德者有得,好人好报”,这是人们对品德高尚的人最朴素的祝福。
近年来,我市暖心故事层出不穷,身边好人频繁涌现,他们以平凡之举诠释着道德、温暖着社会,奏响了一曲曲文明之歌。
为进一步加强道德典型礼遇关爱,金华市文明办联合市慈善总会、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开展“好人帮好人”行动,本报开设《好人共帮德耀八婺》专栏,记录好人共帮的点滴故事、暖心瞬间。
致敬身边好人,传递奋进力量。
12月3日,家住婺城区莘畈乡井下村的金华好人华纪纲家中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当中有中国好人宋园春、浙江好人郑小纯,还有许多爱心人士,纷纷为华纪纲和弟弟华纪光送上慰问品和礼金。突如其来的关心,让华纪纲眼中含泪,心情有些激动地握着他们的手久久无法平静。
“华大哥家里不容易,好人之间互相帮一把是应该的,我们应该建立机制推动形成‘好人有好报’的良性循环,营造出好人帮好人的社会氛围。”宋园春说,由好人到好人群体,好好相连,才能真正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文明向善之力。
他悉心照顾中风弟弟十余年
华纪纲今年70岁,住在两间矮房,房子虽小,屋中陈设却整整齐齐。在华纪纲家门口一侧的墙壁上,挂着家风家训:本分做人,踏实做事。“这句话就是他的真实写照,他的善心善行,十里八乡都知道。”还没等记者发问,华纪纲的邻居张纪芳便止不住地夸赞。
2012年,弟弟华纪光意外中风导致半身不遂,智力受损,生活不能自理。“我在家照顾他,没有工作,生活来源就断了。”原在市区打工的妻子付雪香回家后,终日以泪洗面。面对此情此景,华纪纲主动将照顾弟弟的重担揽了过来,对她说:“你安心出去工作,纪光以后就跟我住。”
当时,也有人出主意:“你们家有兄弟4人,一起轮流照顾,大家都能轻松些。”华纪纲摆手拒绝了。他说,老大和老三都有家庭,一起生活有些不便,甚至可能会产生家庭矛盾,而自己孤身一人,照顾起来也方便。就这样,华纪纲照顾着华纪光的生活,至今已有十余年。
记者到他家时,华纪纲正在给弟弟进行按摩。“医生说多按摩按摩,弟弟的身体会好一点。”只见华纪纲手法娴熟,边按边问“力道重不重”,虽然华纪光的回答口齿不清晰,但通过眼神,便能领会。看着弟弟笑了,华纪纲也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
按摩结束,华纪纲扶着弟弟坐上轮椅,推着他到屋外呼吸新鲜空气。这些年,华纪纲了解到适当运动有助于弟弟恢复,他就每天扶弟弟走路锻炼。此外,为按时给弟弟喂药,他标注日历、设置闹钟提醒,日复一日从不怠慢。华纪纲原本就不富裕,一日三餐外,有点好吃的也先给弟弟吃。
前两年,付雪香患病手术后,也回家休养了。“你们一个瘫一个病,我又如何忍心?你照顾好自己,纪光就交给我。我们这辈子能当亲兄弟,是难得的缘分,就怕将来我走在他前头。”谈及十余年来的艰辛,华纪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兄弟间血浓于水的情谊。2023年第一季度,华纪纲获评“孝老爱亲”类金华好人。
他们关心慰问困难好人写大爱
十余年间,华纪纲默默地守护在弟弟身边。两个人依靠救助金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环顾华纪纲家中,除了一台老式冰箱和一台老式洗衣机,没有其他大件家用电器。这些年,一批又一批好人走进华纪纲家中,为他送去了温暖。
“逢年过节村里发慰问品,我们一定会给他家留一份。”井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建连说,华纪纲好人事迹感染着村里的每一个人。这些年,村干部每天上岗前都会去华纪纲家里看看是否需要帮助,像扛煤气罐、换电灯泡、修水管,都会及时进行处理。为了帮助华纪纲改善生活,村里打算从下个月起,为他每月增加5天的公益性工作,让他在空闲时参与村庄环境治理,赚点生活费。
爱心企业家也来了。去年,华大集团旗下子公司华大营养顾问张林军得知华纪纲的好人事迹后,第一时间通过莘畈乡政府与其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我们每隔两个月就为华大爷送去米面、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逢年过节也会送上慰问金聊表心意。”张林军说,希望用微薄之力帮助好人,让好人有好报,让好人好事在“识好认好”的环境里长成参天大树。
不久前,郑小纯听说华纪纲想买一台电视机,立刻主动表示捐资购买。郑小纯是婺城区帅达工具厂负责人,近年来满腔热情投身公益,先后给关爱好人公益基金、福利院老人、防溺水设施建设项目等捐款捐物,累计超20万元。“买电视机前专门询问了华大爷家的房间面积,选择了最适合的尺寸,这样老人家看着舒适。”郑小纯说,“为做好事的人着想”能营造好人文化更浓厚的氛围,让大家都争做好人。
宋园春此行是临时得知要去看望华纪纲兄弟后加入探望队伍的,她热心公益事业30余年,曾40多次到学校、监狱宣教。当天她刚结束一场司法调解,闻讯后立即从附近超市买了被子枕头,给华纪纲带上。
“好心对好心,善意对善意。有些好人生活上遇到坎,好人之间更要团结一致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宋园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