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一起致敬筑梦人!看他们如何用知识点亮学生梦想

发布时间:2021-09-10 10:23:16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姜晓蓉 罗亚妮

  编者按:老师,一声感恩的称呼,也是一份深切的期待。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9月10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记录了两位优秀教师的故事,看他们如何用知识点亮学生梦想。

  让校园处处可探究,他一直“在路上”——

  “爱玩校长”尹伟:让孩子发现科学之美

尹伟在科学课上指导学生做实验

  从杭州求是教育集团浙大附小到求是(之江)二小,再到求是教育集团富春九小,尹伟的脚步伴随着名校集团化的浪潮,越走越远。

  他还是一位优秀的科学老师,想尽办法让学生爱上科学课。担任校长后,他在校园活动中融入大量科学元素,在学校建螃蟹博物馆、开辟校园农场……给学生打开一扇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

  一路走来,他的目标很坚定:“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让学生爱上科学课

  2005年,24岁的尹伟从杭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来到求是教育集团,一直到现在。

  “刚开始我想教计算机,但当时缺科学老师,领导就让我教科学,只能硬着头皮试试看。”回忆起入职时的情形,至今仍然清晰。

  没有科学基础,那就边学边教。“周末看教材,写教案,自己把问题研究透了,课堂上就有底气。”那时虽然年轻,但有着一股子冲劲。

  在尹伟看来,尽可能把课上得好玩有趣,是一名科学老师的自我修养。为了上好《污水和污水处理》这堂课,他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从西湖区穿城而过,到三堡的污水处理厂,拿着提前准备好的矿泉水瓶,装了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水,带到了课堂上。这堂课至今让尹伟印象深刻,“科学课应该和生活密切相关,课堂上要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书本上的水和现实中的水对学生来说,一定是不一样的。”

  《声音的高与低》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为了上好这节课,他准备了碗、玻璃杯、长短不同的玻璃条和木条、钢片琴……在课堂上让学生聆听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他还向朋友同事借来十多部闲置的手机,装上监测声音频率的软件,上课时小组讨论现场测试不同声音的频率。最让学生激动的是,尹老师在课堂上用尤克里里弹起了《小星星》,这也是他为了上好这堂关于“声音”的课,特地找音乐老师学的。

  从入职三年获得的西湖区优质课第一名,到两次拿到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再到荣获“浙江省教坛新秀”称号,他在教学上站稳了脚跟。而上好科学课,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是尹伟最简单朴实的想法。

尹伟给学生上科学课

  让校园处处可探究

  2018年,求是教育集团规模进一步发展,开办求是(之江)二小。当时,西湖区之江板块开发得热火朝天。楼盘不断交付、人口持续涌入,这个板块亟需优质教育资源,满足老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经集团委派,时任求是集团副总校长的尹伟到相对比较偏远的之江二小担任校区负责人。和西湖区的很多校长和老师一样,他成为了名校集团化的亲历者。

  每天早上,他都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试着记住每一位小朋友的名字。时间久了,接送的家长都认识他,有时候还会拉着他聊天。“西湖区的名校集团化模式比较成熟,我的工作就是在总校长的指导下,按照求是教育集团的管理标准,踏踏实实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尹伟说。

  2019年,求是教育集团成立“少年创新科学院”,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创新。担任校区负责人后,科学老师出身的他把目光从课堂中延伸到课堂外:创造条件,让校园处处可探究。

  去年12月,中国湿地博物馆螃蟹馆在之江二小正式开馆,这座有着212个螃蟹品种的校园博物馆迅速“出圈”。学校利用螃蟹博物馆,开设各类探究课程,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提升探究能力。

  在学校操场的东北角,尹伟带着学生开辟了一块近两亩的农场,一年四季蔬果不断,也成为了小朋友们探索的乐园。小学科学课本上出现的植物,这里基本上都能找到,老师们经常带着学生到农场里上课。

  三年下来,之江二小稳步发展,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好学校。离开岗位那天,尹伟发了一条朋友圈:“看着手机里的相册,感慨三年太快。新学年,新征程,带着求是精神再出发。”

  跨区域办学开启新征程

  从之江二小出发,沿着彩虹快速路、沪瑞线往西南开20多公里,一所崭新的学校焕发着生机。这里就是尹伟的新征程。

  8月31日,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富春第九小学迎来了第一批新生。这所学校是西湖区和富阳区合作、公办学校跨区域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全新尝试,求是教育集团带着新使命来到富阳,以教育公平推进共同富裕。

  在尹伟看来,求是教育集团来到富阳区办学,有着特别的意义,“求是教育集团是全国首个公办基础教育集团,这些年一直在西湖区内带新学校,这次跨区域办学是全新的挑战。”

  求是教育集团走出西湖区,对尹伟和他的同事来说,任重而道远。他们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是:融合。首先从校园文化入手,结合求是文化和富春九小的实际,求是教育集团富春第九小学的校训定为“实事求是、久久为功”,校标中既有富春九小的含义,也有求是精神的体现。

  开学第一天,尹伟熟练地开着无人机,把金闪闪的学校胸章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他对新学校也有了初步规划,未来这所新学校将充满“科技范儿”——

  富春九小有“校园光伏发电站”,屋顶上的光伏组件,共1094块。光伏发电系统的投入使用,不仅为校园提供安全稳定的绿色电力,还能让学生对新能源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未来的校园里,也将有一座特别的博物馆;整个校园很“智慧”,有一套学校大脑系统,可以无感采集数据……

  新的征程刚刚开始,而未来,充满挑战和希望。

  他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给孩子打造了一个立体农场——

  “水稻校长”陈凌峰:校园就是一个立体农场

  “同学们看,这些都是我们上学期期末种下的水稻,现在它们已经长大了,还开了白色的小花……”

  “校长,稻花为什么没有花瓣?”

  “为什么这株长得特别小,我们可以施肥吗?”

  ……

  九月,是稻花飘香的季节。在一片青葱的水稻田之间,校长陈凌峰正带着学生们穿梭其中。第一次见到水稻开花,孩子们脸上都露出好奇的神色,一个劲儿地举手提问。

  眼前的这一幕,并不是发生在田野间,而是在台州市学院路小学行知校区里。陈凌峰作为这两块微型水稻田的设计者,被师生们亲切地称为“水稻校长”。

陈凌峰和学生们探讨水稻种植课题。

  在水稻田里开展项目式学习

  在寸土寸金的台州市主城区,学院路小学行知校区的占地并不大,3幢白色教学楼,一个标准操场就是全部空间。这两块水稻田位于两幢教学楼之间的空地上。

  “水稻的开花期很短,所以开学后的第一堂劳动教育课就给孩子们安排了观察水稻生长习性的课程,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大多是第一次见到稻花,都很兴奋。”正如陈凌峰所想,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很快在稻田里找到了乐趣。下课铃一响,孩子们都忍不住往稻田里跑。

  最初,陈凌峰设计水稻田是为了让学生们离大自然更近一点,而学生们却给了他更大的惊喜。仅仅一年时间,两块水稻田就为学校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研讨素材。老师们从不同维度开展课题研究,学生们在这个参与项目时有了全新的思考与感悟。

  “水稻田是一个大项目,里面可以分解出无数个小项目。”陈凌峰书桌上的那本课题汇编,记录了三年来学院路小学师生们与这片水稻田的故事。

  从一开始水稻田的模型搭建,到翻土、播种、收成,学生们遇见了蚊灾、虫灾、鸟灾、风灾等各种问题。怎么来解决?语文老师出身的陈凌峰倡导的是项目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们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由老师牵头,学生主导,外聘专家提供咨询,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个课题。

  站在教学楼里,可以看到在稻田上空3米处,拉着几根直径只有0.2厘米的透明尼龙线,这是学生们为了拦截鹭鸟所设置的屏障。提到这个,陈凌峰讲了一件趣事。原来,为了控制蚊灾,学生们在水田里养了不少泥鳅、金鱼和青蛙,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鱼和青蛙都不见了。“孩子们都很焦急,他们几乎把校园翻了个遍,就连垃圾桶都没有放过。”陈凌峰笑着说,后来学生们通过蹲点观察,发现是飞来的鹭鸟将青蛙叼走了。这次小小的意外,让他们对稻田更上心了。

  “这半亩水田的生长,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农业劳作的不易,更是一种遇见问题、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陈凌峰告诉记者,这也是项目式学习最大的特点。

陈凌峰指导学生观察蕃薯叶子

  校园就是一个立体农场

  第一次走进校园,就看到了学院路小学与众不同的结构,它看起来像一座立体的农场,每一层都有着不同的功能。跟随着陈校长,记者参观了这个特殊的“农场”,它的一楼是水稻田,二楼开辟了一片中药园,三楼是玉米高粱地,顶楼则是台州百果园,种的都是台州的特色果蔬。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我一直想要在城市里,为孩子打造一块随时可以深度触摸的‘大自然’。”从小在田野长大的陈凌峰脑海里有一个藏了多年的“田园式校园”,2017年,在行知校区设计伊始,他把“梦想校园”细化成一本“任务书”,交给设计师,叮嘱他尽可能实现这些“任务”。

  “大部分学校的设计,绿化都在一楼,但我梦想的校园,是每一层楼都有足够的绿色,让学生一走出教室门,就能充分接受大自然。这和开辟出一两亩土地,做开心农场,带孩子们课外劳动,是两码事。”陈凌峰说,包括如今成为行知校区“标志”的两块水稻田,一开始就存在他的“蓝图”中。

  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陈凌峰几乎投入了自己所有的业余精力。寒假和暑期,空旷的校园里总有他忙碌的身影。“好不容易有了圆梦的机会,不盯着看不踏实。”看着图纸上的规划渐渐成为现实,陈凌峰紧捏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松了下来。

  说话间,我们来到二楼的“中药园”,在陈凌峰的规划中,这里本该是一片茶园。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学生们很大的触动。有一次,说到中药医治新冠的话题时,陈凌峰萌生了新的想法:“不如开辟一块中药田,带领孩子们认识中药和中医。”

  通过招募,很快组成了由十几名学生和几名老师组成的项目组。陈凌峰乐呵呵地看着项目组的学生们忙碌着,从“中药园”的设计,到下面水管的铺设、喷淋系统的设置,再到新冠“组方”药的种植。他不干预,只是默默关注着,偶尔参与讨论。

  “有个参与项目的学生还跟我说,中医太博大精深了,以后想当个优秀的中医师。你瞧,小小的田地,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种植和劳动的感悟,更是学科的跨越、知识的积累和梦想的启蒙。”学生的话,让陈凌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与玉米杆比身高

  “不要把孩子圈养起来”

  “我很喜欢前苏联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他的著作《帕夫雷什中学》几乎影响了我整个教学生涯,也是我创造‘都市田园校园’最初的蓝本。”陈凌峰说。

  在椒江育才小学担任校长时,陈凌峰就发现城市里的孩子过于娇气,像温室里的花朵,是被圈养起来的一代。如何让孩子们真实地接触到自然,让劳动伴随成长,是他一直追求的教育。

  2011年,陈凌峰被调任到学院路小学担任校长,一所全新的学校,意味着一张白纸,让他有了足够的空间挥毫泼墨。“那时候劳动教育还不太受学校和家长的重视,怎么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开展,是当时面临的最大难题。”

  “从陈校长口中说出这些理念时,我们都觉得这也太超前了,也曾质疑过是不是可行。”这是学院路小学田园教育负责人陶专英当初真实的想法,但是陈凌峰的坚定给了老师们信心。

  履职后,陈凌峰主持开辟了“耕读园”以及“少年科学院”,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劳动教育的条件。并见缝插针地利用学校的每一个檐廊,每一个垃圾桶,进行“种植箱”项目,劳动教育在学院路小学开展得有声有色。

  直到2015年,国家教育部才发文开始倡导“劳动教育”,而那时,行知校区“立体农场”的雏形,已在陈凌峰的脑海里酝酿。他在准备一个更大的惊喜,给学院路未来的孩子们。

  对于陈校长的特立独行,家长们一开始也有担忧。“刚开始看到水稻田,我觉得惊喜又担心。田边没有围栏,万一孩子们掉下去怎么办?”新生家长蒋文倩向陈凌峰提出意见,但是他却笑着说,掉就掉呗,能亲近一下土地多难得,安全就好。“我忽然就觉得这个校长和这个学校很与众不同,对孩子在这里的6年,充满了期待。”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陈凌峰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他计划将课后托管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丰富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中学到知识,享受到快乐。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