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戏可演到屡获梅花奖 看王晓平如何助推婺剧脱颖而出

发布时间:2021-07-13 16:21:36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杜羽丰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晓平

  5次夺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演员楼胜今年更是斩获梅花奖头魁;矗立在燕尾洲上的中国婺剧院,是金华市区的建筑新地标、文化新地标。如今,婺剧不仅仅是金华、也是浙江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婺剧,这些年能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这背后不得不提一个人——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下称“浙婺”)院长王晓平。

  从“课本剧”切入,靠戏台子留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浙婺风雨飘摇。

  “江南名丑”、88岁的吴光煜老先生讲起这段心酸往事,几度哽咽:“当时剧团负债几十万元,时常被停水停电;一年不足30场演出,工资只发70%;不少演员或辞职或想办法调离剧团……”

1999年,金华市区雅堂街浙江婺剧团旧址。陈少华 摄

  痛则思变!

  1996年夏天,在剧团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主管部门决定回应群众呼声,让大家民主投票,给剧团领导层“换血”。

  那时的王晓平,在浙婺跑龙套,他演过最大的角色,就是《红灯记》里的叛徒王连举,在剧中只有两句半唱词。

  王晓平思路清晰、乐于助人,得到了当时已是名演员的陈美兰青睐,两人结为夫妻。

  1996年8月,年仅27岁的王晓平,一个跑龙套的国家四级演员,以高票当选副团长,分管行政后勤和经营工作。

  有的老资格演员放话说:“王晓平能够让剧团起死回生,我从今以后倒立走路。”“毛头小伙,不知深浅……”

  王晓平闻言,一笑了之。他觉得不能辜负多数同事的信任。他上任后,全心全意扑在剧团工作上。

2016年,浙婺在哥斯达黎加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掌声雷动。浙江婺剧研究院提供

  面对剧团生存困境,王晓平开始寻找突破口——演“课本剧”,也就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经典文章,故事内容简单、投入少,而且有助于教学,应该可以试试。思索一番后,王晓平决定“从‘课本剧’切入,靠戏台子留人”。依靠市文化主管部门的扶持资金,浙婺在一个月之内就初步完成了课本剧的创排。结果一经推出就很受欢迎,半年不到,浙婺到各地学校演出80余场次,实现了盈利。后来,浙婺又顺势推出了传统剧、歌舞小品等多种形式的节目,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1998年12月,浙婺实施总经理负责制,王晓平因为业绩突出被任命为总经理。

  砸锅卖铁也要把青年演员培养起来

  王晓平入主浙婺后,为提高大伙的积极性,制定奖励政策常常不按“套路”出牌。

  20年前,参加省里折子戏比赛,他打破惯例设置的奖金标准出人预料:一等奖100元,二等奖200元,三等奖300元,未获奖400元。为的是鼓励默默付出的幕后工作人员。政策一公布,反响强烈。

  “圈外人会觉得莫名其妙,我们业内人应该清楚。参赛成功了、出彩了,评委的投票和观众的喝彩声自然是冲着踢枪的主要演员。其实,作为抛枪的群众演员,不但需要娴熟准确的技术密切配合,还必须为主要演员千百次地陪练才能完美体现,但他们在舞台上始终是一个陪衬者、无名者。”王晓平说,从行业特点出发,我们应该理解群众演员的牺牲精神,尊重他们的劳动,就应该奖得多些。

  武生胡东晓说,这份奖励,传递给普通演员的是一份尊重、一种理解,换来的是大伙的工作积极性,一份以团为家的亲情,以及对婺剧艺术的更加热爱。“就像演员过场时翻跟斗,翻几个没有具体规定,但是团里出来了这样的政策,大家肯定尽心尽力多翻几个。”

  对培养、激励人才,王晓平有一套独特的理念:不拘一格,不唯大牌,谁行谁上。

  2015年,当时23岁的新人李烜宇刚进团3年,还是个临时工。但他形象好、嗓子好,而且虚心好学肯吃苦,王晓平就大胆地让他演《红灯记》中的主角之一——李玉和,其他包括梅花奖得主在内的20多位国家一、二级演员则全部当配角。

  “这在浙婺根本不是新闻,多年来一直这么干的。”王晓平说,在演艺界,有时会听到为争一号角色吵翻天。在浙婺,则是根据舞台表现,更换主角并不鲜见。

  2016年,李烜宇因此剧夺得第2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位居榜首。

  “人才的高度决定艺术的高度”,“再缺钱也决不缺在培养人才上”……在浙婺,经常能听到演员们聊起王晓平的这些“名言”。

  2016年7月7日,婺剧《宫锦袍》在中国婺剧院大剧场演出,饰演武则天的是两获梅花奖得主陈美兰。张辉 摄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二度梅花奖获得者,陈美兰不到40岁就逐渐把舞台让给学生,“一个剧种的发展,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努力。”她的学生杨霞云,32岁时就获得梅花奖,对老师的悉心传授很是感激。一出出经典婺剧剧目,在师徒二人的传承中变得更为精彩。

  “我遇到了最好的领导、最好的老师。我的领导不遗余力,用一种砸锅卖铁也要把青年演员培养起来的精神,把我推到了今天这个舞台上……”文武小生楼胜,今年以得票数第一的优异成绩荣登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5月21日的颁奖典礼现场,楼胜登台领奖,这番感言让很多人泪目。

  没有真功夫,不可能赢得满堂喝彩

  “艺术再精湛,若没市场,依旧死路一条。”王晓平直言。婺剧有500多年历史,一直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其本身就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为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王晓平推出戏曲多版本制,根据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版本。

  浙婺从新剧目创作伊始,就打造“城市版”“农村版”“海外版”等不同版本,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如《昆仑女》《穆桂英》就分城市版和农村版。城市版常走进各地剧场参加巡回演出,演出时间2小时左右,演员、乐队配备更丰富,舞美制作更为华丽;农村版则适合深入田间地头,其演出时间更长,由于舞台、电力等局限,布景、灯光、演出人员相对简约。

  《穆桂英》和《白蛇传》的海外版,则多次赴新加坡、法国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广受好评。又如《断桥》等经典折子戏,除原型版、校园版、海外版外,还有为临时重要演出而打造的浓缩版。

《断桥》剧照,楼胜(前)饰许仙,巫文玲(后)饰白素贞,杨霞云(中)饰小青。拍友 张辉 摄

  在各种版本中,大胆打造“创新版”可谓是王晓平的一门“绝技”。例如借鉴话剧、电影等艺术手段,创排婺剧前卫作品大型新编历史剧《宫锦袍》。该剧入选201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随后,《宫锦袍》被拍成婺剧电影并公映。

7月6日晚上,浙婺再宁波逸夫剧院上演婺剧《血路芳华》,杜羽丰 摄

  浙婺和政府部门联手创排时政教育戏、英模人物戏,也是王晓平的“秘笈”之一。推出讲述西路军女战士英雄事迹的现代戏《血路芳华》和表现干群关系的《基石》;建党百年之际,创排的现代戏《信仰的味道》,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百年百部”重点扶持剧目。“现在和政府部门合作的新剧越来越多,我们相继与松阳县、缙云县、金华市婺城区等合作了《箬寮风雷》《括苍山下》《南山火种》等红色题材剧目。”王晓平说,最近还和金华开发区合作《赤脚书记陈双田》,该剧将于10月1日前公演。

  灵活机动的多版本制,有效扩大了婺剧的受众面和影响力。

  闯市场,要靠口碑。“口碑很重要,这需要精湛的表演艺术支撑,戏演砸了剧团就砸了。”这是采访中,王晓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为了口碑,为了精湛的表演艺术,浙婺拼了。

  今年5月,在南京举行的梅花奖竞演中,楼胜在《临江会》中饰演周瑜。坐在台下的王晓平,最担心的是楼胜的“下高”动作——得知刘备入了自己的圈套,周瑜兴奋地从两米多的高台上翻下。

  2019年春节,楼胜下乡演出时腿部韧带断裂、半月板撕裂。稍有不慎,出点差池,后面的戏就没法演了。最终,楼胜一个跟斗翻下来,稳稳落地,全场掌声雷动。王晓平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在《血路芳华》中,杨霞云的10多个连续360度串翻身令人叫绝,不经过多年苦练,这根本不可能做得到。王晓平说,他特别重视演员素质培养,团里也愿意下血本。“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没法糊弄。一招一式、一枪一棒,没有真功夫,不可能赢得满堂喝彩。”

  陈美兰、张建敏的《白蛇前传》、杨霞云的《穆桂英》、楼胜的《火烧子都》……说起浙婺演员的表演功底,人们都说青蛇和白蛇走的真是蛇形,感叹许仙“十三跌”的惊人绝技,称赞周瑜让人眼花缭乱的翎子功、子都的瞬间油彩变脸……这些不仅仅是经过刻苦训练的演技,更多的是身心相融后的艺术展现。

  苦练内功,同时四面出击,市场的大门渐渐为浙婺敞开。现在,浙婺每年国内外的演出多达500余场。

  婺剧的传承与发展

  要整体齐头并进

  浙婺参加2021年央视新年春节联欢晚会,杨霞云(左)、楼胜(右)在后台化妆准备。拍友 周聪 摄

  今年梅花奖评委、昆曲大武生林为林说:一台无二戏。浙婺所展现的,不是个别演员的个人技艺,而是所有演职员的“家族技艺”。

  林为林可谓一语中的。这次参加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浙婺派出130人的团队,需要完成100多道程序。每一次演出,都是全团上下一个整体协作的过程。打造团队的集体奉献和协作精神,是王晓平抓队伍建设的一个重头戏。

  “婺剧的传承与发展决不能仅靠一两家‘龙头’院团,而要整体齐头并进,我们一定要有大婺剧的概念。”王晓平说,在浙婺的努力下,现在分布在杭州建德、衢州、丽水和金华的婺剧院团亲如一家。当兄弟院团遭遇困难时,浙婺总会无私地伸出援手。

  曾风光一时的兰溪婺剧团(现为兰溪李渔戏剧研究院),数年前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演员大量流失,陷入了无人可用、无戏可演的尴尬境地。经兰溪市委市政府和浙婺的帮扶,不到一年便起死回生:不仅复排了经典剧目《白蛇传》,还推出新创剧目《李渔别传》,在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闭幕式上一炮走红。

  饮水不忘掘井人,这是王晓平助力打造的浙婺文化重点之一。

  130多位浙婺退休的老同志,虽然已经在社保领退休金,但是王晓平没有忘记他们,仍把他们当作浙婺的一份子。每位老人都有办公室指定人员负责联系,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并分享浙婺发展的红利,提升幸福指数。

  “婺剧三姐妹”之一的周越桂生病期间,王晓平因要到外地演出,凌晨5时赶到医院探望,让周越桂感动不已。

  “因为王晓平的市场敏感度和组织能力非常强,才会有浙婺今天的盛况。”85岁的编导徐勤纳说。他是上世纪50年代进入浙婺的老前辈。“现在国内有的剧团,连生旦净末丑都配不齐,但在王晓平的精心培育下,浙婺无论创排传统戏,还是现代戏,都是人才济济。”

  浙婺始终记着作为“掘井人”的老同志,老同志也尽心回报。如今,像徐汝英、葛素云、郑兰香、吴光煜、徐勤纳、邵小春、朱云香等一批老前辈,经常来浙婺,无偿为年轻演员传授表演技艺。目前,浙婺形成了老中青三个梯队,行当整齐、男女并重、亦文亦武。

  浙婺65年的建团史,浓缩着一部当代婺剧的发展史。那个不断给演员“抛枪”的人——王晓平,助推婺剧,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成了一颗闪亮的明星。

  【延伸阅读】

  踢枪、抛枪:戏曲武打中的特技,需要武旦和对手配合完成。对手不间断地抛出各种枪,武旦用前踢、后踢等各种踢法,把枪踢回给对手。这样连续一整套的戏曲动作,可以根据演员的功底,增加不同的难度,是戏曲武戏中非常需要默契配合的一套技巧。

  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原名浙江婺剧团,1956年成立,2011年12月更名为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研究院现有演职员230余人。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