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项!宁波新增3项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级”名录

发布时间:2021-06-18 15:56:02 来源: 江南游报 陈冲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其中,浙江上榜24项,居全国第一。这是继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以来,浙江连续5次入选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目前,浙江以24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10项人类非遗项目的总数居全国前列。第五批浙江共计24项入选“国家级”;其中宁波有象山竹根雕、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奉化红帮裁缝技艺共3项上榜。截至目前,宁波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项目28项,传承人15人;省级96项,传承人72人;市级296项,传承人330人;市级非遗传承基地302个。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产业发展处(非遗处)处长屠雪松说,宁波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非遗保护发展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增国家级非遗化表性项目3项。宁波全市非遗队伍不断增强,由宁波首创的“三位一体”保护体系更加规范有序;下一步将推动《非遗保护条例》的地方立法。同时也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理念,通过非遗小镇评选、非遗研学基地、旅游线路打造等措施拓展影响力,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保护珍贵典籍

  我国藏书历史悠久,古籍修复技艺源远流长。这项技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最大限度地保护珍贵典籍。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自明代传承至今,其经验以古籍实物、修复档案等形式流传,通过师带徒、结合专业培训、体验活动、学术研讨等形式传承发展并广为应用。如今已经成为了地域特色鲜明的独特技艺。

  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从明代开始一直口手相传,一代跟着一代,一代不负一代,一代超越一代,发展至今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传承体系。如今,天一阁博物院成立专业的文物修复中心,建成500余平方米的修复室和实验室,2009年取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纸质类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传承人群队伍也得到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了以省级传承人王金玉为核心、13名技术骨干的专业团队,通过以师带徒的模式薪火相传。目前,天一阁修复团队结构合理、技能全面,既修复馆藏珍贵古籍,亦对外承接抢救性修复项目。据统计,近八年已完成古籍修复7.5万页,承接项目23项。

  从明代开始一直口手相传,一代跟着一代,一代不负一代,一代超越一代,发展至今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传承体系。如今,天一阁博物院成立专业的文物修复中心,建成500余平方米的修复室和实验室,2009年取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纸质类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传承人群队伍也得到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了以省级传承人王金玉为核心、13名技术骨干的专业团队,通过以师带徒的模式薪火相传。目前,天一阁修复团队结构合理、技能全面,既修复馆藏珍贵古籍,亦对外承接抢救性修复项目。据统计,近八年已完成古籍修复7.5万页,承接项目23项。

  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是基于江南独特的地理、气候、材料、人文,经修复匠师不断实践、积累而形成的地域性经验知识体系。其传承群体主要集中在天一阁,技艺体系以传统手工方式为主。整册古籍修复需经历28道工序。如今,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具有修复选纸严格、拆揭技法多样、补破技法独特、装帧典雅大气等鲜明特色,修复成品富有江南书卷气息。

  2009年,天一阁成为首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2015年完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古籍与文书修复导则》的编写,成为该组织向全世界推荐的古籍修复规范流程和教学范本;2016年,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入列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至2020年,天一阁获批设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跻身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的教学与传授机构。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院长庄立臻表示,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不但为天一阁的藏书、护书、传书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更是中国藏书文化绵延不绝的重要见证和有力支撑。接下来,我们除了继续加大古籍修复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提升古籍修复的质和量、完善古籍修复专业设备实施等,还将大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提升和推动全国古籍保护向更高层次、更高规模发展做出贡献。

  奉化红帮裁缝技艺让传统向现代转型

  红帮裁缝技艺又称“奉帮裁缝技艺”,清末民初,本帮裁缝随宁波商帮外出谋生。1896年,奉化人江良通在上海巨鹿路405号创办了国内最早的红帮服装店——“和昌号”。20世纪40年代以来,红帮裁缝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渐扩大,成为中国服饰改革的主力军;50年代红帮老艺人和红帮传人进京,成立“红都服装公司”,为国家主要领导人量身制衣。为提升我国服装业水平、树立中国人的新服装形象,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奉化红帮裁缝技艺立足宁波本帮裁缝技艺传统,又吸收西方立体裁剪技术,从而实现“中西合璧”“中体西用”的制衣工艺。随着红帮裁缝艺人的流动,红帮裁缝技艺的流布范围,拓展到国内外30余个城市。

  红帮裁缝在百年的实践中,探索出以“四个功”“九个势”和“十六字诀”为核心的工艺思想,尤其形成了“目测心算、特形矫正、翻新补洞”等绝技,并建构起适合本土的成熟理论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化定制。创造了中国服装史上的第一家西服店、第一套中山装、第一件西服、第一所西服学校等,奠定了奉化红帮裁缝技艺在中国服装产业中的历史地位。

  宁波市奉化区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1月,奉化启动了国家级第五批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历时三年多的时间,“奉化红帮裁缝技艺”成功列入为国家第五批非遗名录。近年来,奉化立足现实,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非遗保护、传承的新思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百年红帮的历史和传统在奉化已经传为佳话,这不仅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的一个项目,并且代表了奉化人的不屈不挠,敢闯敢拼与命运抗争,敢于搏击风浪的红帮精神。

  象山竹根雕赋能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象山竹根雕,是象山竹艺工匠利用毛竹根及其天然形态和肌理,通过艺术构思,随形施雕,实现自然美和人工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刀工寥寥而妙趣盎然,创作出各种生动造型的传统工艺品。秉持变废为宝的理念,体现出积极的生态保护意义。

  象山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天台山余脉在此延伸入海,境内山岭起伏盛产毛竹,竹海绵延达十万余亩。千百年来,象山人栖居竹乡,食竹之笋,用竹之器,并发展成供赏玩的竹雕工艺。因竹根不易保存,古人所制作品存世较少,目前所知最早作品的落款为蒋光猷的清嘉庆16年(1812年)“秋叶贡盘”二件。

  民国时期西周镇竹艺人张小泉是行业公认的名匠。至上世纪70年代末,西周人士张苍竹组织郑裕泉、张德和等九位青年,创办了“西周工艺美术厂”。至八十年代末,象山竹根雕产品出口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象山成为国内最大的竹根雕生产区域。

  象山竹根雕在继承民间竹根雕刻工艺及其风格的基础上,吸收现代艺术精髓,在造型艺术上突破传统的用料规范,主要技法有圆雕、镂空雕、写意雕、组合雕等。象山竹根雕题材广泛,对本地具有海洋特色的渔文化表现尤为突出;作品生动逼真,功能有纯赏玩和实用兼赏玩;品种多样,有摆件、笔筒、壁挂等;尺寸小至若指,大到齐人。

  象山竹根雕获省级以上奖项200余项,作品有了质的飞跃,影响力持续提升,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于2018年入选首批浙江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20年,象山竹根雕成功注册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年,象山竹根雕“海洋渔文化茶道系列文创品”列入省级优秀非遗旅游商品名单。同时象山西周镇开展以竹根雕为核心的宁波市级非遗小镇创建工作,推进乡镇非遗整体保护。

  宁波市象山县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象山2006年出台《关于加大扶持竹根雕艺术创作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制订象山竹根雕中长期发展纲要和总体目标。现有竹根雕企业20余家,年产值1300余万元。从业人员100余人,其中市工艺美术大师26人,省工艺美术大师6人,形成了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德和为核心的老中青创作队伍;并加强校企合作,在宁波建设工程学校开设竹根雕专业课程,为竹根雕产业培育有生力量。

标签:编辑:龚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