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嘉兴 >

“天眼”卫蓝天 海宁数字化改革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1-04-22 14:44:48 来源: 海宁市文明办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2021年4月22日,我们迎来第52个“世界地球日”,珍爱和呵护地球,共建绿色宜居的地球家园,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天眼”雷达向大气射出一道激光,附近方圆5公里的颗粒物污染源分布情况尽收眼底;扬尘站、无人机等地面“侦察兵”出动,全市地上垂直方向10余公里范围内大气中的颗粒物分布情况和浓度清晰可见……眼下,这样的高科技场景正在浙江海宁市的“大气颗粒物污染监管平台”上演。

  这项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黑科技武器”,又名“海宁市蓝网工程”,是海宁市2019年的民生实事项目,也是浙江首个探索“天眼+5G+大数据”的智慧生态环境监管平台,通过构建“点、线、面”全覆盖的立体监测网络,真正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智慧化、数字化管理。

  “监测区域的空气质量状况容易,但查找大气污染的源头难。”海宁生态示范市创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大气治理的不断深入,PM2.5浓度下降出现了瓶颈。以往生态环境部门监测数据大多是反映整个区域的情况,难以由此判断污染源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排查。而“蓝网工程”,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近日,记者来到了蓝网工程平台指挥中心,只见一块大屏幕上闪烁无数个不同形状绿色的标识:三角形代表扬尘站,正方形代表12个镇(街道)的空气监测站,大屏幕中间便是大气颗粒物监测扫描雷达,它的雷达扫描图会利用不同颜色对污染程度进行区分,污染越重颜色越深。“雷达如同探针,所发射的激光在击中气溶胶和云时会产生散射,接收端仪器可识别出沙尘、云和局地污染物等信息,能立体监测大气中的颗粒物分布情况和浓度。”

  记者了解到,“蓝网工程”具备1台颗粒物扫描雷达、10个颗粒物监测站点、走航车及无人机等硬件设施,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用“天眼”+“地勤”,“扫视”着海宁城区和重点核心区。同时,通过平台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合2个省控点、4个市控点、10个微观站的监测数据,“蓝网工程”组成一个“点、线、面”全覆盖的立体监测网络。

  当蓝网中心数据分析人员通过大屏的监测数据发现站点数据异常和雷达热源后,会及时向蓝网中心运维人员发送异常情况。运维人员接收到异常任务后,立即驾驶走航车赶赴污染点,找到污染源后会利用移动执法记录仪和手机进行录像拍照取证,并把现场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蓝网中心的数据分析人员。

  对现场的污染情况核实后,数据分析人员立即制作工单,主要包含污染热点、具体位置、发生时间、污染情况的基本描述及现场的照片或视频,并上报至市生态创建办。海宁市生态创建办工作人员收到通知后会对问题进行审核,并以电话的形式告知,确保镇、街道及时收到任务。

  “科学研判污染物扩散趋势并辅助预警预报,同时通过建立《海宁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监管平台(即“蓝网工程”)运行机制》,形成‘精确溯源、快速反应、闭环管理、精准治理、效果评估’全闭环留痕式数字化处理。”海宁市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工程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实现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精准溯源,精确治理,为成功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品质海宁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蓝网工程”运行以来,共出具了空气质量分析日报419份,周报54份,月报13份,季报4份;共“线上”交办涉气问题505个,完成整改487个,整改率96.4%;共开展走航95次,出具走航报告66份,开展无人机巡查66次,共印发扬尘巡查专项通报9份。

  2020年,海宁市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达到94.3%,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颗粒物浓度持续快速改善,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2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9.4%。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明显,1-12月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至3.28,同比下降13.0%,综合排名全省县级市第43名。

  下一步,海宁市将根据蓝网工程实施情况,筹备开展二期、三期建设,进一步提升大气污染管控能力,着力构筑一个覆盖海宁全域的大气颗粒物综合监测网络,实现全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智慧监管,精准治理,为“海宁蓝”保驾护航。

标签:编辑:陶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