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亦男]切莫忽视了脱贫“后半篇文章”

发布时间:2019-12-11 19:26:00 来源: 浙江文明网 孙亦男

  近日,云南“冰花男孩”父亲王刚奎发文称申请贫困户名额被拒一事在网络引发热议,转山包村支书耿涛9日回应称,经核实,王刚奎家不符合建档立卡户标准。(观察者APP)

  据了解,王刚奎名下有一辆面包车,虽然价值不大,且在多年钱就享受了建房项目补贴,拥有约160平米两层平房,圈养了若干家禽,的确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标准。不过,申请贫困户不是真正的目的,王刚奎是希望通过贫困户的认定,为其两位亲人解决村里扫地工作的事。

  从王家的情况看,他们并不属于标准版的贫困户,然而这样比贫困富裕点、比小康困难点的农村家庭,在当前中国许多农村地区占有相当的比例,有的是就业结构的贫困,如王刚奎家,劳动力没有充分得到发挥,导致经济收入总量偏低,有的是因病致贫,但距离严格意义的贫困还未到,有的则是残疾人家庭,虽然有一定政府补助,但没有足够的致富能力,这些家庭就是所谓的“低收入”家庭。

  他们处于脱贫和贫困的夹心层,他们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为了生活,他们可以放下城里人在乎的“面子”,宁可被划定为贫困户。他们值得同情,也值得社会反思。当下,我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在有力释放,中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大市场和长期稳定向好的发展政策,但依然有为数不小的农村家庭,处于扶贫关注的边缘,小康对于他们而言依然是一个遥远的梦。

  一方面,扶贫工作要兼顾重点和一般。既要精准,也要接地气,已消灭绝对贫困人口的地区应更加突出的关心关爱低收入人群,把农民职业能力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起来,增加公益性等扶贫就业岗位,进一步扩大就业范围,通过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帮助低收入家庭增收。

  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公民思想文化教育和道德建设,如依托农家书屋、农村礼堂等文化活动场所,把树立先进典型、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与接受勤劳致富等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结合起来,通过“扶志”来培育农民留在家乡、建设家园的志气,树立依靠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命运的志向,并通过乡贤等榜样的事迹感化他们,从而付诸行动。

  两年前“冰花男孩”让我们懂得了尊重留守儿童比同情更重要,加强农村未成年人的文化教育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承的硬道理,同样,今天“冰花男孩”的父辈们也提醒全社会,送上马还需扶一程,脱贫除了解决兜底问题,切莫忽视了脱贫“后半篇文章”。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