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岗建德最复杂的路口 他是温暖的“移动红绿灯”

发布时间:2019-11-14 16:23:00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佳妮 姚颖康 通讯员 方祺 陈迁

  一身制服,一个口哨,一连串漂亮利落的手势,建德市中心的程周坞路口,吴水林已经站了24年。

  “只是想把本职工作做好,让路口交通更有秩序些,让老人孩子过马路更安全。”作为交警新安江中队的一名辅警,47岁的党员吴水林,初心很简单。

  在建德市民心中,他已成为建德的一张金名片,是这条路上“移动的红绿灯”。

  “移动的红绿灯”称号从哪儿来?二十多年前,吴水林刚成为辅警时,建德路面红绿灯等交通信号设备不完备,他就为自己负责的三个路口申请了一个桩式红绿灯。

  平日里,这个桩式红绿灯就放在一辆小推车上。“哪个路口堵,我就把小推车拉到哪里,红绿灯一开,行车秩序就顺畅多了。”

  很快,人们也发现,只要吴水林和他的小推车一出现,原本打结的路口随即恢复正常。

  久而久之,吴水林就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移动的红绿灯”。

  如今,建德的交通信号设施已基本完善,被吴水林前前后后拉了二十多年的小推车已下岗,桩式红绿灯从此固定在了其中一个路口——程周坞路口,但依然由吴水林手动调配。

  为什么?因为程周坞路口太特殊——路口主干道是新安东路,新安东路南北两侧,各有两条小路与其相连,仿佛树干上交错长出的树枝。虽说是小路,人流车流量却特别大,一头是建德市第二小学,另一头则是建德市中医院和建德市最早的成熟小区——程周坞小区。

  工作日早高峰时,赶着上班的成人、上学的小学生、看病的人们以及带着孩子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预防针的家长接踵而来,汽车、电瓶车、行人交织在一起,让这个路口的交通异常繁忙。

  与路口紧挨着的,还有公交车停靠站,时不时有公交车停住上下客,让车流前进的速度更缓慢。再加上左拐和调头的车辆,交通情况愈加复杂。

  “根本算不好红绿灯切换的时间,只能靠人力来现场观察,现场调配红绿灯。”吴水林依旧是那盏路口离不开的“红绿灯”。

  只要往路口一站,低调甚至有些羞涩的吴水林就完全换了一个人——昂首挺胸,伴随着长长短短的口哨声,引导过往车辆的手势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哨声和脚步几乎一刻不停。跟随着车流,他前后左右奔跑着,每当路口红绿灯转换时,就会中气十足地喊一声:“这边稍等,谢谢啦!”当行人走过马路时,他又会高高举起双手,对着等候的车辆竖起大拇指,给他们点个赞。

  很多人因为吴水林的这个“赞”记住了他,也有人被他这一身的精神气所感染。

  记者采访当日下午5时左右,一辆车子驶到吴水林身边等待左转,突然车窗摇下来,司机从里面递出一盒润喉糖,要给吴水林。这个司机告诉记者,自己在新安江生活了十来年,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吴水林精神饱满地站在这个路口,“不管有没有领导,有没有媒体,他都一个样!”

  直行是红灯,一辆电瓶车看着没什么行人,想要直接闯过去。吴水林冲上去,挡在了电瓶车前,一把拔掉了电瓶车钥匙,大声道:“红灯没有看见吗?你还带着小孩,这样多危险!”当母亲道歉后退回到白线内,吴水林又麻利地把钥匙插了回去。一旁老师傅连连点头:“是要这样管,才能管得好。”

  这位老师傅告诉记者,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早晚都能听到吴水林的哨子声,感觉特别亲切。“他脾气好,工作认真负责,平时这里车多人多,有他护送我外孙过马路,很放心。”

  在程周坞路口的二十多年,有市民给吴水林送花,还有人特意跑到他站岗的路段拍照,成了建德街头的温暖一景。

  “看着挺容易,但24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真的太难了。”杭州交警新安江中队副中队长麻文斌告诉记者,太聪明的人难以静下心来磨一份工作,太轴的人也不太适合在街头指挥交通。“吴水林是难得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又灵活处理事情的人。”

  就在今年夏天,吴水林为一个陌生人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也因此“断岗”了一个月。麻文斌说,那一个月,很多人来问吴水林去哪儿了,还回不回来,“他已经是这个路口的一面旗帜了。”

  24年的职业生涯里,吴水林收获了许多荣誉: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一等治安荣誉奖章、建德市道德模范、先进协管员……如今,机械取代人力是大势所趋,建德市交警部门正请专家来实地考察,准备为这个复杂路口设计一套更为完善的红绿灯,但麻文斌说:“机械是冰冷的,吴水林的哨声却温暖而响亮。”

  吴水林说,未来的职业生涯,他愿意一直留在这里,守护人们的交通安全。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