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老记者的追问,我们又回到希望工程捐助过的那所学校

纵然使命完结 它依然牵起一根暖亮的红线

发布时间:2019-05-28 10:51:48 来源: 钱江晚报 记者 张瑾华 文/摄

  去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鸬鹚乡中心学校前,我跟30年来曾两度去过这所学校的钱江晚报前高级记者文敏有过一番对话。

  回望这段过往,如今已经退休的她,有自己的思考和担忧,因为“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帮助了学生”。

  带着文敏老师的反思和问题,我也踏上了同一条路——前往鸬鹚乡去寻觅答案。

  欣慰的是,半个月之后,我与商丽米(原名商莉美)在临上火车前告别,她的一番临别赠言,或许正好为文敏老师解除多年的心结。

  商丽米,是当年就读于鸬鹚乡中心学校,因家庭困难,被结对子支助的几个孩子中的一个。

  回到30年前的母校

  当年小女孩变白领丽人

  山道弯弯,从景宁去鸬鹚乡的盘山公路有几段路在修,很是颠簸。如果不是搭上了一起捐书下乡的景宁新华书店的车,记者与商丽米的这趟回访要花上更多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回到阔别多年的校园,商丽米东看看西看看,不由感叹说,可真漂亮啊。

  站在学校操场中央,四面青山环绕着。校园里,诗词字幅随处可见,彰显着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商丽米打趣道:“我上学时,学校真是破破烂烂的。我总是差一点没赶上新校舍。小学毕业时,小学的新楼造好了,我没上过新楼。初中毕业时,初中那幢新楼造好了,我也没赶上。”

  她提到的那幢小学新楼,就是希望工程捐助的,砖红色小楼如今还在,这幢楼建了已将近30年了。楼下,当年希望小学的石碑也还在,只是不那么起眼了。“希望工程,功在千秋”八个大字,经历了时光流转,一半在草木掩映中。

  “希望工程”那些年,岁月累积的不只是捐资和受助,更是记录了一种全社会的成长方式。

  从政府到民间、从受助生到资助者、从惠赠于鱼到授之于渔,时光流转至今,乡村教育不再是贫困窘迫的代名词,国家的教育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现在所有学生都已享受免费义务教育,还包括书杂费的全免。

  用景宁鸬鹚乡中心学校现任何校长的话来说:“我们只要你这个人走到学校里来就可以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年的使命已经结束。

  商丽米是1996年从这里毕业的。当年她这一届有毕业生80多人,虽然考上大学的没几个,但毕业后各自打拼,也抓住了机遇,很多同学都过得不错,几乎没有一个人留在乡里。有在温州做生意的同学,已经资产上亿了。读了大学留在当地各机关事业单位的同学,人生则相对安稳。而像她这样的,在社会上历练,吃的苦多些。

  商丽米笑称,当年没好好读书,初中毕业就去上班了,后来在工作中碰了些壁,意识到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又开始拿起书本。她就边工作边读夜大,后来拿到了大专文凭。

  当年捐建的小楼仍在

  牵起一根暖意光亮的红线

  生于1981年的商丽米,今年38岁,一位标准的白领丽人,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幸福。

  她有个好老公,还有一个在丽水某优质中学读书,每次都考全班第一,早早树立了未来目标——要考浙江传媒大学的懂事的女儿。

  商丽米性格风风火火,乐观开朗,好学上进,如今做着一个母婴品牌,给我的名片上,印的是企业内部“舞动商学院”的教练。

  她并未像当年宣传海报上的“大眼睛女孩”苏明娟一样,考上大学,她只是无数被资助的平凡孩子中的一个,学习成绩一般。不过,即使没上大学,这些年来一直努力学习的商丽米,也闯出了自己的天地。

  商丽米和在丽水开饭店的妹妹商丽娟,早已将在乡下的父母接到了丽水市里生活,现在鸬鹚乡下的房子基本上空着。

  家里人春节也不太回去了,用商丽米的话说,现在一年雷打不动要回乡一次,是清明时。此外,鸬鹚乡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搞百孝宴,她和妹妹也会回家,感受浓浓的乡情和盛况,也可以见到很多老同学。

  记者文敏在商丽米口中,已经是亲切的“文阿姨”。听得出来,丽米与文阿姨这些年来没有断过联系。

  除了文阿姨,商丽米还有一位记者朋友,原来是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记者、主持人叶峰。其实文敏和叶峰,不仅是当年去报道的记者,同时也是热心的志愿者。

  从商丽米身上,我得到一个印象:“希望工程”这个曾经闪闪发光的词,就像当年的记者文敏所说,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但几十年过去,它依然在民间牵起了一条“红线”,一条真实的、有着人情味的,暖意的、有光亮的红线。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