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宁波 > 余姚

余姚:民乐队传承“非遗”乐艺 “粗细十番”奏得响

发布时间:2019-04-04 15:10:53 来源: 浙江文明网 余姚市文明办

  乐队正在演出

  “何以发聋聩,鼍鼓杂金桡;何以流雅韵,细乐和笙巢。”

  这首诗是清朝余姚籍诗人胡德辉写的,诗中描绘的乐器是大家较为陌生的“粗细十番”。但在余姚西北一带,“粗细十番”这一古老的乐艺,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依然传承了下来。日前,记者来到“粗细十番”的发源地——余姚市朗霞街道干家路村,听老艺人讲述“粗细十番”的古往今来。

  民乐队已有50多年历史

  在干家路村原村落文化宫一楼东边的房子内,75岁的杨松炎正端坐在桌前,细细研读新戏剧本。老杨是干家路村民乐队的负责人,每天“坐镇”文化宫已经成了他的必修课。看到记者专门前来了解“粗细十番”,老杨兴致勃勃地介绍起来:

  “‘粗细十番’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器乐表演样式,按乐器分为粗十番和细十番,粗十番以鼓、锣、钹、碰铃、唢呐等打击乐器为主,总共有十种;细十番以二胡、板胡、笛子、琵琶、金刚腿、三弦、月琴等丝弦乐器为主,也有十种……”老杨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看得出他对这一演奏方式非常喜爱。

  外行的记者听着介绍如坠云里雾里,好多字都不知怎么写。老人见状,拿起笔,边说边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来,笔力刚劲,字形端正。

  “你文化水平很高嘛。”“不高不高,只有初中毕业。”杨松炎谦虚地说。“那已经不错了,上世纪50年代的初中生很少的,你确实是个文化人!”记者称赞道。

  “阿拉这个乐队,最早成立于1961年,当时有三十几名队员,一直坚持排练,切磋技艺。每当有重大活动或者节日、庆祝活动时,乐队就会上台演出。”杨松炎说,他们演出时,除了演奏各种乐曲(主要是传统戏曲)外,还配上词演唱,“就是既奏乐又唱戏,交关热闹,因而老百姓很爱看。”

  古老艺术植入新元素

  要演唱就得编剧本,老杨和乐队以前的领头人杨化龙一起创作,根据形势编写反映时代精神、弘扬正能量的剧本。“如宣传计划生育的小戏《兄妹俩》,宣传消防安全的《靠山》,还有宣传反腐倡廉的……配合形势进行演出,不但观众反响好,还使乐队名气传开来了,余姚的一些单位邀请乐队去演出,阿拉经常去城里哩!”杨松炎自豪地说,由于去余姚等地演出,他经常跑余姚市文化馆,与当时的馆长等人非常熟悉,至今还能清晰地说得出姓名。

  要演唱还得有演员,所以干家路村民乐队里,除了一帮上年纪的男人,还有几位妇女。“人员不是很固定,基本队员有二三十个,年纪最大的79岁,最小的也快到70岁啦。”老杨介绍道。

  2012年,干家路村的“粗细十番”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松炎成为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人。

  为了把“粗细十番”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老杨和队员们劲头十足地排练、演出,每逢春节、元宵、三八、国庆等节日组织演出,为全村村民送上节日文化大餐。与此同时,他们还应邀去余姚市朗霞街道、黄家埠镇、马渚镇等地演出,为那里的群众丰富精神生活不辞辛劳。“每年总要演出十多场,上个月阿拉乐队刚刚在对面的多功能厅里演出过哩,来看的人着实不少,场面交关火爆!”老杨说得眉飞色舞。

  为了传承好这一非遗项目,余姚市文化馆和朗霞街道及干家路村都非常支持民乐队,大多数乐器由上述单位提供,演出服装则由村里出资置办。

  今年74岁的孙传忠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员,也是民乐队的骨干,他说:“阿拉这个乐队之所以在姚西北一带有名气,主要在于基础好,历史悠久,而且这么多年没中断过。”

  老孙介绍,民乐队下设2个组,分别为演出组和音乐组,大家志趣相投爱好一致,经常聚在一起排练和演出,吸引了众多村民。“乐队曾入选宁波市一村一品民乐队、余姚市乐器演奏大赛最佳活力奖、朗霞街道‘一人一艺’优秀民间艺术团队等荣誉,2006年还在浙江卫视播出过哩!”老孙颇为自豪地说。

  “听你讲乐队队员都是老年人,那么你们有没有考虑培养新人?”记者问起了传承之事。

  “这‘粗细十番’历史久远,现在又被列入浙江省‘非遗’,是得考虑让年轻人继承下去。所以这几年,乐队在有意识地吸收年轻人进来,现在已经有一二个人在学习了。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对这一古老的艺术不感兴趣,要把年轻人留下来学进去,也不容易啊!”老杨无奈地说出了实情。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