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浙江文明网 > 市县动态 > 湖州

好家风贵在传承!南浔九旬老人出书馈赠亲人

发布时间:2018-12-06 14:36:00 来源: 浙江文明网

  双林古镇历经千年岁月,古朴与静谧依旧,传统在这里世代延续,住在古镇里每一所老房子里的家族,长辈最在意的莫过于给孩子留下什么。物质是有限的,但家风绵延不绝。

  九旬老人出书扬家风

  昨天早上7点,双林镇爱国路社区双湾路44号胡同口,准时响起收音机的调频声。今年95岁的居民顾振声照例出门遛弯。

  “顾老师,今天准备去买点什么小菜?”“最近身体怎么样,天冷了要注意保暖”……年过九旬的顾振声听力已有些退化,他说,邻里的问候,大多听得含糊,只能笑脸相迎。

  顾振声所住的双林古镇历经千年岁月,古朴与静谧依旧,传统在这里世代延续,住在古镇里每一所老房子里的家族,长辈最在意的莫过于给孩子留下什么。物质是有限的,但家风却绵延不绝。

  2015年11月,顾振声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着手整理家风家训的好故事和心得体会,并刊印成册,每个子女一本,并一代代传承完善。

  今年初,顾振声把手写编纂的有着120多页内容的《培养良好的家风集》,交到了5个儿女手中。据介绍,该书由教育篇、道德篇、处事篇等8个篇章组成,共5万余字,经过3年逐步整理编写。

  退而不休 散发余热

  “世事如棋,做人是本。忠孝礼义,铭刻在心。或官或民,德为灵魂……”作为退休老教师,顾振声日前重回双林镇庆同小学的三尺讲台,给学生们讲述自己的家风故事。

  “我当了10届毕业班班主任,教过的学生也有上千个了。”在顾振声家正厅,一副“树人百年计,园丁万年青”的对联悬于中堂,他笑着说,这是学生特地写了送来的。

  作为爱国路社区“爷爷奶奶故事团”的一员,顾振声每到周末、寒暑假,便到社区的阳光假日活动室,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补习。“别人问我长寿的秘诀,我时常和他们开玩笑,可能是我闲不下来的缘故。”他笑着说。

  35年的教师生涯,让顾振声总结出了通过教育塑造学生成才的重要性。这也使得他在退休后,依然痴迷家庭教育,言传身教规范子女为人处世的方式。

  顾振声和91岁的老伴徐淑伟一直居住在有着140多年的祖宅内。在这个宅院内,老俩口养育了5个子女,如今家里已是四代同堂,全家总共有27口人。

  在顾振声书桌的抽屉里,他放着一本记事本,上面记录了每个子女一家人的生日和年龄,字里行间透露着关怀与思念,更有老人提炼的人生信念。

  言传身教 成风化人

  顾振声爱看书,也爱做些摘抄。平时,老人通过报纸、电视等,把信息记录下来,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加以理解,活学活用并乐于分享。如今,有关做人、家教、养生知识的剪报,他整理了4大本,命名为《顾振声学养录》,足有数百条。

  随后,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出了“崇德向善、谦虚好学”的顾家家训,希望后辈们能谨记。

  家风标志着一个家庭的形象,为了不让家训成为一纸空文,顾振声便有了编写家风集的念头,让儿女传承发扬。

  “刚有这想法时,我还不知怎么弄,毕竟以前没弄过,编写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顾振声告诉记者,即便如此,他一直都没有放弃初衷。

  年过九旬,精力已大不如前。顾振声回忆,从2015年冬天开始,自己在就书桌前“爬格子”,有时一天只能摘抄编写千把字。家中没有电脑,他就去社区图书馆借阅书籍,靠着笔耕不辍,才有了如今书稿的面世。

  “当时也支持他,就怕身体吃不消,让他写写停停,好在最终完稿,也算圆了他的一桩心愿。”徐淑伟说,书稿一成文,老伴便成了胡同红人。

  “孩子们小时候,我就要求不让一道习题马虎,不留一道难题过夜。”在顾振声的理解中,所有琐碎平常的小事都是家风的一种体现。

标签:编辑: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