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唱响“五字诀”打造乡风文明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8-05-25 15:53:19 来源: 浙江文明网 作者:

  龙泉市唱响“树、淳、立、活、浓”五字诀,奋力打造乡风文明新高地,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美丽幸福好龙泉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文精神保障。

  深化移风易俗,让新风正气“树”起来。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联合纪委、民政、公安、综合执法等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开展婚丧礼俗不文明行为大整治行动。乡镇(街道)成立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监督团,指导各村完善村规民约,全市成立“四会”组织300余个。突出抓好风水先生、厨师、总管、礼堂管理员等农村办理婚丧喜事的“四种关键人”,将其纳入婚丧喜事理事会。创新推出“一村一策”制定《婚丧喜事约定书》,对婚丧喜事的桌数、菜品及红包金额等进行约定,入选省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典型案例。

  弘扬慈孝文化,让乡风民风“淳”起来。组建“专职保姆团”,吸纳有责任心、爱心,善于沟通的农村妇女组成,由财政补助,当地政府部门组织开展专门的养老护理培训,通过定期上门走访,掌握老人生活状况,开展基本生活照料、心理抚慰、法律援助等服务。建立“乡里乡亲帮帮团”,引导留守老人、离任老干部、村老年协会成员之间开展“以老助老”互助活动;积极鼓励社会各群体参与,引导党员干部与就近留守老人“一对一”或“一对多”挂钩结对;引导邻居与留守老人挂钩,定期到老人家中串门走访,引及时掌握老人生活状况,并将情况反馈给专职保姆、村负责人和老人子女。鼓励蚂蚁部落等本土爱心协会,通过媒体、网络和论坛宣传及现场义卖、爱心募捐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度过难关。今年以来已组织“爱心超市”义卖活动、“微心愿”“助学金”发放、“牵手慈善,与爱同行”进幼儿园等活动。

  挖掘耕读内涵,让良好家风“立”起来。结合家风挖掘传播耕读文化,联合妇联开展耕读家庭评选。深入开展好家风建设,编写好家风好家训书籍,推动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培育打造西街街道下樟村“云坞书院”、竹垟乡盖竹村“王刚叔家风馆”等重点场所。开展“好家风好家训伴我成长”“写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实践活动。利用平台传承耕读文化,利用“家长学校”平台,引导家长立家规,组织学生讲家风故事,通过开展演讲、书法比赛等活动,深化家风系列主题教育。在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上宣传征稿活动,推出“家风小故事”专题栏目,向社会各界征集并筛选好家风家训故事图片。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推进戏曲、书法、经典诵读活动、青瓷宝剑文化等进校园,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书香城市”“全民阅读”等活动体验耕读文化。依托乡村漫游节、文化礼堂等重要平台,弘扬耕读文化,如小梅镇黄南村推动“国学经典讲座走进叶氏故里”、“好家风伴我行”“耕读文化讲坛”等文化讲堂活动,组织全市3至6年级的50名学生在锦溪镇中锦村文化礼堂开展“赏春风品诗词”诗词大会,缅怀先人,弘扬民族文化精髓。

  抓好“最美”选树,让价值引领“活”起来。健全“最美龙泉好人”发现、选树、宣传、褒奖等长效机制。定期发布“龙泉好人榜”,坚持每月向丽水推荐“丽水好人”,今年截止目前,已上榜浙江好人3名。落实《龙泉市“关爱好人”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建立道德典型关爱机制。在城市社区开展以孝老文明家庭、生态文明家庭、爱心文明家庭、家教文明家庭、文体文明家庭、廉洁文明家庭为主要类型的“六星文明户(家庭)”创建活动。在农村深化“六星文明户”创建活动,评出龙泉市级“六星文明户”123家。挖掘“好媳妇、好婆婆、好母亲”各10个典型,通过发动、发现、宣传等途径树立好典型。常态化开展美德少年选树学习活动,推动“道德典型进校园”活动。大力弘扬乡贤文化,鼓励设立乡贤文化馆、主题墙、主题长廊、主题公园等,引导新乡贤参与新农村治理与建设。

  宣教结合,让氛围营造“浓”起来。在城市重要节点、公园、绿道及社区,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五点五线”等区域打造一批融入当地景观风貌的公益广告小品。如在盖竹村等20个村设置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型广告牌,在坑源底村等15个村绘制乡风文明文化墙,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今日龙泉》、市广播电视台、龙泉新闻网、掌上龙泉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媒体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开设“慈孝龙泉、最美风尚”“龙泉好人”“移风易俗”等专栏专题报道,及时刊登活动动态、群众反响等,刊播各类信息报道200余篇。推进乡风文明行动进校园、进课堂,通过征文、手抄报作品创作比赛等形式,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组织业余文艺团队,围绕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主题自编自演了《移风易俗三字经》《说说心里话》等一批具有龙泉特色的文艺节目,在各个农村文化礼堂巡回演出50余场,受教育群众2万余人。

标签:编辑:毛宁